继3月被韩国短暂超越后,中国船企迅速反击,在全球新船订单争夺战中,成功夺回榜首位置。根据《国际船舶网》报道,尽管面临美国政府301关税威胁,中国船企在今年4月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与竞争力,4月市占率近70%,而外部订单回流中国原因,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修订港口费征收计划所致。
根据克拉克森于5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在4月船舶市场,中国船企承接了51艘新船订单、共计251万CGT,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69%,位居榜首。相较之下,韩国船企接单15艘、共62万CGT,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7%,位居第二。
以单船CGT计算,中国船企在4月承接的新船订单平均每艘为 4.92万CGT,韩国船企的订单平均每艘为4.13万 CGT。
分析师指出,这数据显示4月的订单竞争中,中国船企在数量上占优势,其接单“质量”(平均单船吨位或价值) 也超越韩国船企。
今年1至4月累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船订单总量为372艘、1259 万CGT,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其中,中国船企累计接单 215艘、682 万CGT、市场占有率 59%,位列全球第一;韩国船企累计接单57艘、280万CGT、市场占有率22%,排名第二。
业界分析指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2月底发布的针对中国航运、物流及造船业的301条款草案,对新造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导致部分国际航运公司重新评估订单。值得注意的是,随著USTR在4月宣布修订港口费征收计划,减轻了对非中国公司拥有、但由中国建造船舶的收费,船东们正重返中国船厂下订单。
数据显示,4月份多家中国船厂获得了重要订单。例如,意大利航运巨头Grimaldi集团与招商工业威海金陵签署了9艘甲醇燃料客滚船建造合同,价值达13亿美元。
恒力重工也获地中海航运(MSC)6艘 220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订单。
此外,中远海控旗下的东方海外订造了14 艘18500TEU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建造,合同总金额高达30.8亿美元。至于外高桥造船也获得了Seaspan公司6艘11400TEU级集装箱船的建造合同。
在新造船价格方面,4月略有下滑,但整体仍处于高位,比去年同期高出约 1.7%。
资料照片(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