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美全面实施Real ID “走线客”验证身份失败被捕

美全面实施Real ID “走线客”验证身份失败被捕 美国头条 2025-05-08

周三(5月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正式对全国范围内搭乘国内航班及进入联邦设施的居民执行《真实身份法案》(REAL ID Act)规定。这项原本在2005年就已立法的联邦措施,经过无数次的延期后,如今终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国土安全部再次强调,非法移民不能乘坐航班,此前就有一名来自中国的“走线客”,在洛杉矶国际机场(LAX)搭乘航班去纽约时,被查出是非法移民身份而遭到逮捕。

什么是 REAL ID?

《真实身份法案》(Real ID Act)是根据“9·11事件”后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建议而制定,旨在加强身份证件的发行标准,提升国家安全水平。根据新规,美国居民若希望登上国内商业航班、进入军事基地、联邦法院及其他联邦安全设施,必须出示符合 REAL ID 安全标准的身份证件。

REAL ID 卡片外观与普通州驾驶执照或身份证类似,但右上角标记有所不同。例如,加州的REAL ID卡在右上角印有一只金熊和一颗白色星星,其他州则可能采用黑色或金色星号作为标志。若现有身份证上标注“适用联邦限制”字样,则在2025年5月7日之后将无法用于上述官方用途。

疑问1:未持 REAL ID 是否仍可旅行?

对于尚未取得 REAL ID 的居民,交通安全管理局(TSA)暂时仍允许其搭乘国内航班。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于5月6日向国会表示:“他们仍可以飞行,但需接受额外筛查流程。”

诺姆强调,TSA将继续在各大机场设有辅助通道,用于处理未携带REAL ID证件的旅客,但提醒他们“应尽快完成升级”。

美全面实施Real ID “走线客”验证身份失败被捕

疑问2:哪些证件可替代 REAL ID?

除了REAL ID,美国护照、军人身份证、绿卡、工卡(EAD)和联邦政府批准的其他身份证明(如受限身份证)也可用于搭乘国内航班及进入联邦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提供替代的ID,可能会被TSA要求完成身份验证,如果身份验证是非法移民,TSA可能会通知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前来执行逮捕程序。

此外,华盛顿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和佛蒙特州颁发的“增强型驾驶执照”(Enhanced Driver’s License, EDL)同样被视为REAL ID的合法替代文件。这些卡片除满足联邦身份要求外,还可在陆路或水路进入美国时用作边境通行证。

需要注意的是,REAL ID 不能替代国际旅行护照。若前往海外旅行,居民仍需持有有效护照。

疑问3:如何申请 REAL ID?

申请REAL ID需要前往所在州的车辆管理局(DMV),提供一系列证明文件。根据国土安全部官网,申请人需出示以下文件:

含全名和出生日期的身份证明(如出生证明或有效护照)

社会安全号码证明(如社会保障卡、W-2表、工资单等)

至少两份当前居住地址证明(如水电账单或银行对账单)

合法身份证明(如绿卡、入籍证明、签证或I-94等)

各州的具体申请流程与所需材料可能略有差异,居民可到本州DMV了解详细指南。

现状:81%的美国居民已有Real ID

REAL ID 原计划于2008年起分阶段实施,但由于各州基础设施准备不足及公众认知度低等问题,正式执行日期被一再延后。疫情期间,DMV停摆进一步加剧申请困难,导致国土安全部不得不多次延迟法案生效时间。

随着截止日临近,美国大多数州已完成相关发放系统的升级。据官方数据,截至目前,全美各州、哥伦比亚特区以及五个美国海外领地均已开始签发REAL ID卡。

根据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透露,目前全美已经有81%的居民拥有Real ID,如果还没有Real ID,应尽快去申请。

TSA也呼吁广大旅客尽早申请REAL ID,以避免旅行受阻。此外,航空公司和旅游行业也加强了提醒措施,确保旅客在出行前确认证件是否合规。

非法移民:“走线客”在机场被逮捕

在今年2月,一名中国女子在洛杉矶国际机场(LAX)准备搭乘飞机前往纽约时被逮捕。原来,该女子通过非正常的方式进入美国,在进入美国的时候使用的是假身份,而进入美国后使用真实的护照搭乘飞机前往纽约,结果被识别出来该护照没有入境记录而遭到逮捕。

不仅如此,律师表示,该女子使用虚假身份入境,此举涉嫌盗用身份和欺诈,是联邦重罪。

由于其丈夫也没有合法身份,没法为其保释,因此该女子将被驱逐出境。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info.51.ca/articles/1423793?wyacs=info-article-list
更多阅读


+9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