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因克什米尔上周发生的血腥袭击,陷入严重外交危机。印度下令境内巴籍公民限期离境后,数十名巴籍人士周三(4月30日)赶往两国主要陆路边境关口返国。
《美联社》报道,尽管离境期限已于周日截止(持医疗签证者除外),许多巴基斯坦家庭仍匆忙前往北印度旁遮普邦阿塔里镇(Attari)边境通道。部分人自行前往,其馀则遭警方遣返。
巴籍妇女萨拉.汗(Sara Khan)被迫与持印度护照的丈夫分离返国,在边境抱著14天大婴儿等待。当局无视她刚剖腹产需休养,且其长期签证有效至2026年7月。自2017年居于印控克什米尔的她控诉当局称她“非法”并令其离境,“连换鞋都来不及”。
这次紧张源于上周在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Pahalgam)附近的屠杀事件,造成26人死亡,多数为印度游客。幸存者向《美联社》说,枪手特意锁定印度教男性近距离射杀。遇难者包括一名尼泊尔公民和当地穆斯林马伕。
幸存者德维迪说,枪手要求她丈夫背诵伊斯兰信仰宣言,当得知他是印度教徒后“直接朝他头部开枪”。她透过电话哭述:“他倒在我膝上,我全身都是他的血。”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这起屠杀。巴国则否认与袭击有关,一个名为“克什米尔抵抗组织”(Kashmir Resistance)的武装团体已宣称犯案。
事件引发两国一连串外交报复,包括取消签证、召回外交官。印度暂停与巴国的水资源共享条约并关闭边界。巴国则关闭领空,禁止印度航班飞越。
紧张升级之际,印巴军队在实际控制线(Line of Control)沿线交火频率增加。克什米尔由印巴分治,但双方均宣称拥有全部主权。印度认为当地武装活动是巴国支持的恐怖主义;巴国否认,许多当地穆斯林视之为自由斗争。
由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主持的印度安全委员会周三举行第二次紧急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已与双方通话,强调避免冲突。美国国务院呼吁降温,表示国务卿鲁比欧(Marco Rubio)将与两国外长通话。
两国曾多次因克什米尔冲突,但这次事件使关系更趋恶化。周三清晨,巴基斯坦声称有“可靠情报”指印度计划在未来24到36小时内,以“无端捏造指控”为借口发动军事行动。印方尚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