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应对贸易战,欧盟的“筹码”与“祭品”...

应对贸易战,欧盟的“筹码”与“祭品”... 美国头条 2025-05-09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此举标志着贸易战2.0时代正式开启。作为美国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与投资实体,和大西洋框架下重要的安全盟友,欧盟在本轮全球关税战中也难逃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被加征20%的“对等关税”。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胁迫与持续施压,欧盟领导人开始评估自己手上的“筹码”,思考如何打出“组合拳”,发挥现有“筹码”的最大效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特朗普对全世界征收关税的激进举措,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打击,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更大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欧盟表示有意与美国展开谈判解决分歧的同时,积极准备反制措施以保护成员国与企业的利益,采取“一手握手、一手出拳”的应策。

应对贸易战,欧盟的“筹码”与“祭品”...

2025年4月11日,为期两天的欧盟财长及央行行长非正式会议在波兰华沙拉开帷幕,共同讨论全球经济紧张局势下欧洲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美欧贸易战的始末

尽管美欧双方在政治、安全以及外交等领域的关系深度绑定,但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使得特朗普认定来自欧盟的进口产品对美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美欧经贸关系经历了特朗普1.0时代的强烈冲击后,在拜登政府时期虽达成暂时性合作共识,但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对欧的战略转向,从效率优先的自由贸易主义转变为安全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激进的关税政策给美欧关系再添新伤,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态势。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于2018年3月宣布根据“232调查”结果对来自欧盟的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涉及64亿欧元的欧盟商品。同年7月,欧委会主席容克访美,希望通过双边谈判争取关税豁免或达成替代方案,但最终未能取得有效成果,美欧紧张氛围持续。由此欧委会决定采取反制措施回应美国的关税胁迫,一是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递交诉讼请求,并在多边体系平台联合其他贸易伙伴共同制裁美国;二是根据WTO保障措施协议开展关税报复。

拜登上台后,试图与欧盟重新达成原则性共识,提出“关税替代方案”,修复美欧贸易合作机制。2021年10月,美欧达成暂时“休战协议”,美国对来自欧盟的钢铝产品实施关税配额措施。作为回报,欧盟要暂停在WTO机制下对美国的诉讼,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附加关税,并在全球贸易体系层面就“非市场产能过剩”等问题与美国保持协调行动。

今年,特朗普卷土重来,再次启动关税制裁。2月,特朗普发布公告称,美国对欧关税配额措施不如直接加征关税有效,认为拜登政府与欧盟签署的协议并未能有效解决美国国内产业的“非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决定恢复“232调查”条款中对欧盟钢铝及其衍生品的高关税政策。美国的关税政策将影响共计260亿欧元的欧盟产品出口,约占欧盟对美商品出口总额的5%。作为回应,欧盟表示恢复对美摩托车、威士忌等80亿欧元商品的历史性关税,并新增180亿欧元关税,覆盖更多工业品、农产品等。

美国坚持“本国优先”的原则,频繁使用关税武器,以强势外交逼迫欧盟让步,以市场准入限制结合产业投资回流的双重逻辑,力求扭转对欧贸易逆差,解决产能过剩等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并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系,这全面冲击了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既有框架与合作基础。而欧盟面对美国一再施加关税胁迫和多次“临时加价”被动应战,暴露出欧盟与美国实力不对称和关系不对等的现实处境。

应对贸易战,欧盟的“筹码”与“祭品”...

2025年4月6日,在美国征收关税的阴影笼罩下,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在意大利维罗纳召开。

欧盟有哪些反制“筹码”

在特朗普2.0时代的跨大西洋贸易博弈中,欧盟开始重新评估自身的竞争优势,试图锁定美欧“不对称竞争结构”中的杠杆点,瞄准美国弱点,构建新型威慑工具体系和集体反制机制。

国际层面,欧盟可形成应对美国压力的双轨机制,即在制度上依托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全球贸易的“规则法院”,要求通过磋商、专家组调查、上诉复核等程序解决贸易纠纷;在产业上构建关键技术产业联盟,形成地缘经济博弈中的战略对冲。

考虑到欧委会在解决贸易争端过程中面临的复杂立法流程、多重利益协调与来自成员国政府的政治压力,WTO争端解决机制成为快速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实用选择,有助于协调成员国间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转移欧盟内部压力。同时,欧盟联合全球范围内的关键技术伙伴,构建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联盟,通过提高自身技术自主性减少对外依赖,与前者形成互补,共同构成欧盟应对挑战的制度—产业复合架构。

若WTO争端解决机制失效,欧盟层面的“反胁迫工具”是最重要的关税与贸易反制工具。在反胁迫机制下,欧盟可对美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征收关税,限制美国在欧盟直接投资和参与政府采购。通过“反胁迫工具”,欧盟可构建多层次的反制体系,有效打击美国科技公司这一经济痛点,从而重塑美欧贸易的相对平衡关系。

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对美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对美科技公司出口的关键产品加征关税,限制或撤销其在欧运营资质;限制美科技公司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竞标,限制美资本对欧盟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通过《数字服务法案》《数字市场法案》限制数据主权和跨境流动,对美科技公司开展反垄断调查并处以高额罚款,等等。

欧盟反制“筹码”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能否整合内部资源,协调成员国的联合行动,将成员国的力量凝结为对抗美国关税胁迫的“集体王牌”。由于美国对少数欧盟成员国存在贸易顺差,成员国间不同的利益诉求使欧盟难以在对美谈判中占据明显优势。与此同时,成员国对美贸易依赖度和脆弱点的差异更是为美国破坏欧盟力量整合、对欧“分而治之”提供了机会。欧盟若对美国各类商品实施全面关税措施,虽能迅速对美形成威慑,但可能导致争端升级,从而对欧盟消费者和产业链造成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因此,欧盟智库建议决策者效仿加拿大的模式,采取精准的反制措施,撤销来自美国特定共和党州的商品或销售许可证,这样既能把对欧损害降至最小,又保证了反制措施的标志性和政治性意义。

可能“献祭”什么

美欧安全盟友关系并未能成为欧盟的“关税护身符”。欧盟即便一直以来都是美国重要的安全盟友,在全球诸多议题上相互协调配合,但在本轮关税制裁中也未能抽身而出,甚至受到了比多数国家更加严厉的打击。作为一位实用主义总统,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的原则,并且只考虑美国利益,将美对欧贸易逆差认定为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以不尊重和不轻易妥协的态度处理贸易摩擦,无视政策边界与盟友利益,美欧安全联盟已经成为本轮贸易战的“祭品”。

若紧张态势持续升级,为缓解美国单边贸易打压,欧盟可能通过多维度战略让步换取谈判空间。首先,让渡部分产业利益。欧洲的汽车、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可能被迫接受美国技术标准与供应链重构要求,导致欧洲制造业利润外流与技术代差扩大。能源领域或需长期采购美国高价液化天然气,致使欧洲化工、冶金等能源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使用俄气时明显上升,通胀压力加剧。

其次,调整部分关键政策。欧盟在数字监管领域可能被迫放宽对美科技巨头的反垄断审查,允许其通过数据垄断巩固市场支配地位,以此换取美国关税暂缓。金融监管方面或需接受美式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使欧洲金融基础设施面临网络安全风险。欧盟还可能被迫放宽碳边境税政策,在绿色技术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受到削弱。

再次,牺牲一定战略自主性。为换取美方克制,欧洲国家或需进一步推动北约军事一体化,提高各自军费开支,并默许美正式在欧部署中程导弹系统。欧盟还可能在涉华问题上配合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牺牲与中国的部分合作空间,以及调整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的立场以迎合美国。

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美国的压力亦有可能倒逼欧盟积极作出策略调整和推进内外变革,从而在推动战略自主建设和应对外部压力之间取得平衡,探索出一条能够维护自身利益、顺应时代趋势的发展道路,而非完全妥协和付出高昂代价。

特朗普在这一任期发动的贸易战已完全忽视美国在WTO多边贸易框架下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强势的关税制裁和多维打击,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进攻型地缘经济战略,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体系稳定,加速美国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霸权重塑。

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仅与欧盟长期坚持的多边主义理念和依赖的自由贸易秩序形成了激烈碰撞,而且美国在“对等关税”政策下忽视盟友利益,严重破坏了美欧多年来的传统合作框架。本轮美国强势的关税胁迫能否从另一个层面促进欧盟内部团结,欧盟内主要经济和技术强国能否担起地区大国的责任,快速构建起协调一致的行动机制,将是决定美欧贸易战最终走向的关键变量。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info.51.ca/articles/1423916?wyacs=info-article-list
更多阅读


+5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