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halifax.citynews.ca
2025年4月28日,世界正面临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由于中国(China)和美国(US)之间激烈的经济对抗,各国正在被迫选边站队。这场对抗不仅重塑了全球贸易格局,也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一周里,瑞士总统(Swiss President)前往华盛顿(Washington)游说美国官员,试图阻止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要对瑞士商品征收31%的关税。与此同时,瑞士外交部长(Swiss Foreign Minister)却身在北京(Beijing),表达了瑞士加强与中国合作以及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意愿。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当前国际社会的困境。
随着特朗普的贸易战将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推向冲突,美国昔日的盟友和伙伴们纷纷向中国靠拢,以对冲风险。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正在颠覆过去十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即联合世界各国对抗中国。这无疑增加了中国在未来与美国政府对话中的筹码。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Lawrence Wong)在4月16日的讲话中指出:“美国和中国正在激烈争夺全球霸权。两国都声称不希望迫使各国选边站队。但实际上,双方都在试图将其他国家拉入各自的轨道。”
面对特朗普政府“要么接受我的贸易条款,要么面临高额进口税”的强硬姿态,中国正在积极与世界各国建立联系。中国将自身定位为一个稳定的力量和一个可预测的贸易伙伴,旨在缓冲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并在美国市场之外建立更强的贸易关系。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缓和贸易紧张局势的责任在于中国。他在接受美国商业频道CNBC(CNBC)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缓和局势取决于中国,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出口额是我们对他们的出口额的五倍。因此,120%、145%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贝森特此前在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一次私人讲话中表示,他预计贸易战将会降级,因为“双方都认为现状是不可持续的”。
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的信号。一方面,特朗普表示将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恢复为单一纪念日,指责民主党人通过庆祝土著人民日(Indigenous Peoples Day)来贬低传统的美国偶像。另一方面,白宫边境事务主管汤姆·霍曼(Tom Homan)赞扬了其政府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并表示驱逐出境的人数正在增加。
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了高额关税,但许多美国企业仍然依赖从中国进口的机械和零部件。《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报道称,美国经济不仅依赖中国的玩具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品,其本土工厂生产汽车和电子产品等商品所需的工具也依赖中国。
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经济学家苏珊·赫尔珀(Susan Helper)表示:“美国机械行业整体状况并不乐观。各行业所需产能中,中国占据巨大份额。”
观察者网(Guancha.cn)的报道指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陈斌表示,中美贸易在目前机械工业外贸中占据较大比重,但目前行业整体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机械工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同比增长14%,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51.5%,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对东盟(ASEAN)、非洲(Africa)、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出口额分别增长17.7%、12.9%、27.1%,增速均明显快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