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marketscreener.com
北京,2025年5月8日——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多家中国企业正积极筹备发行所谓的“科技创新债券”(sci-tech innovation bonds)[2, 6]。此举旨在利用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在内的多家机构,已于今日启动相关计划 [2]。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此前联合发布声明,允许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以及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门用于创新领域的投资和融资 [3]。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是北京方面为应对与美国的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6]。通过发行创新债券,企业可以获得更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增量资金,从而加大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5]。
《中国日报》(China Daily)报道称,这一揽子计划包括降息、流动性注入以及对消费和技术创新的定向融资,旨在加强信贷扩张,稳定投资者预期,增强资本市场韧性 [4]。中国央行宣布,自5月15日起,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RRR)下调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 [4]。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还下调了汽车金融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至0%,并降低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4]。这些举措旨在刺激内需,巩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态势 [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创新债券的发行旨在支持科技创新,但有分析人士担忧,部分资金可能会被用于一般性再融资,而非直接用于技术投资 [6]。因此,如何确保资金真正流向高科技领域,将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尽管如此,市场对这一政策反应积极。《上海综合指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周三上涨0.8%,收于3342.67点 [4]。分析师认为,政府对稳定市场的承诺,以及对中国投资公司(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等机构的支持,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 [5]。
Invesco投资管理公司亚太区(除日本外)全球市场策略师David Chao表示,降息可能会降低实体经济的借贷成本,并促进信贷增长 [4]。他认为,这一系列措施表明,决策者仍然致力于优先发展经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