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从小总被教导,金钱来之不易,你要珍惜。
真相:孩子被教育金钱来之不易,将来自然倾向于选择又辛苦又赚不到钱的工作。内心的信念会创造外在现实。从小幸福来得越容易,长大赚钱越轻松。
~~~~
剧情:要教育孩子是非对错,孩子才能有教养明事理。
真相:教育孩子是非对错,不会把孩子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反而会养成一个苛刻无礼情商低的人。比如家长教育孩子在电影院里说话的是”垃圾人“行为,就是在给孩子将来在电影院和人争吵埋下祸根。只是单纯地告诉孩子电影院是大家看电影的地方,进去后需要安静,这样孩子既尊重规则又不会去评判他人。
~~~~
剧情:如果我再优秀一些,父母终于就会爱我了。
真相:不优秀,也配活。不优秀,也值得爱。父母不爱孩子,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即便孩子再优秀,父母也不会因此学会爱人
~~~~
剧情:小时候,原生家庭带给我很多创伤,长大后我常常觉得,我得原谅父母,跟父母和解,才能获得幸福。
真相:不承认过去伤害你的真相而要你和解,是欺负人。没看清自己受伤害的真相而妄谈和解,是自欺。过去发生的事实,只需要被承认,而不是被原谅。面对真相,与自己和解,直接活出幸福丰盛。
~~~~
剧情:丈夫对妻子说:你必须要尊敬我的父母,尊敬我父母是我的底线。
真相:丈夫潜意识里非常憎恨父母,但是他不愿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会把对父母的恨投射给你,让伴侣背锅,各种挑刺对方不尊敬他父母的地方,然后理所当然地恨对方。
~~~~
剧情:一个男人孝顺妈妈,才会疼老婆。
真相:越懂得体贴照顾妈妈情绪的男人,越厌恶妻子和孩子的情绪。男人小时候不得不代替爸爸去安抚妈妈的情绪,那么他的潜意识会对女人充满仇恨和厌恶,而这个潜意识里对妈妈的恨,会投射给妻子,妻子稍有情绪,就会遭到男人的嫌恶冷漠,甚至恶语攻击。这样的男人会让女人觉得是女人自己太挑剔了,女人有情绪是错的,女人是破坏关系的罪人。
~~~~
剧情:我为你辛苦付出了一辈子,我一切都是为了你。
真相:如果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真心爱过你。
~~~~
剧情:我对他付出越多,他就会越感恩我。
真相:付出感是婚姻关系的杀手。付出感越多,婚姻越不幸。人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愧疚感,你付出越多,对方越愧疚,就越想要逃离。真正能维系婚姻的是亲密感,没有亲密的婚姻形同坟墓。
~~~~
剧情:女人总要有个男人遮风挡雨。
真相:当女人彻底放弃了“必须经由某个男人我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这种期冀。她直接去过自己要的人生,一分一秒也不消耗在等待中,不消耗在改造男人中,成为自己幸福的责任人,为自己起舞,这样的女人自然美到极致,有自己的能力规避风雨或面对风雨。
~~~~
剧情:我是一个不能独处的人,一个人待着时,总会忍不住拿起手机,随便看些什么都行。如果啥都不做,我就体会到无穷尽的空洞和悲伤。
真相:一个从未被父母看见的婴儿,内心好像是空的,长大后独处时会碰触那个恐怖的不存在感。独处时可以感受身体和呼吸,跟当下在一起,逐渐走出孤独婴儿的剧情。
~~~~
网友留言:谁能告诉我,我们人生能倚仗的是什么吗?武志红告诉说,人生唯一可以倚仗的是感觉。我好混乱。我精神病也可以信任自己的感觉吗?我感觉自己像在大海里漂浮着,抓不到任何救生的东西。
李雪回复:我个人的观点,人永远可以仰赖的是事实,事实是检验一切观念的试金石。在承认事实,没有剧情的基础上,才存在真正的感受。
剧情里的爱恨情仇,特征是感受特别真切,其实都是幻觉游戏 —— NPC被程序设定的反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