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微观国际 2025-05-20

在印度,恒河被视为“圣河”,是洗涤罪孽、通往涅槃的捷径。

每年,成千上万的印度教信徒将逝者的骨灰撒入恒河,希望他们的灵魂能在这里得到解脱。

然而,这条河流的真实面貌,远比宗教故事更加残酷——大量浮尸顺流而下,沿岸职业“捞尸人”每天打捞尸体,而这些尸体,竟成为一条“死亡黑产链”上的商品!

每天打捞12具浮尸,“职业捞尸人”靠翻口袋赚零钱?

在瓦拉纳西,有一群被称为“捞尸人”的职业打捞队,他们每天清晨划着破旧的小船,穿梭在恒河上,专门打捞被冲上来的浮尸。

这些尸体,有些是因疾病死亡、意外溺水,但也有很多,是被人谋杀后丢入恒河。

他们的报酬从哪来?

不是政府工资,也不是家属酬谢,而是死者口袋里的零钱!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捞上来的尸体,先翻口袋,看有没有钱、戒指、金饰。

如果尸体富裕,就能赚一笔,如果是穷人尸体,那只能白干活。

捞完尸后,尸体通常会被再次推入河中,顺水漂走。

在印度,生者要为生活挣扎,死者同样要为自己“付费”。

如果身上带点零钱,那还有人愿意捞你;如果口袋里什么都没有,那可能永远沉在恒河之下,甚至被野狗拖走……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假自杀”黑产链:尸体竟是赚钱工具?

更离谱的是,一些尸体并非单纯的溺亡,而是被人为制造成“自杀”假象,背后竟涉及庞大的黑产链!

1. “遗产骗局”

在印度,如果一个人被认定为“自杀”,他的家属可能无法继承财产,而财产将按照宗教或当地法规,被高种姓、家族长老、甚至寺庙接管。

一些觊觎遗产的家族成员,会雇佣杀手,制造受害者“自杀”的假象,然后让尸体漂入恒河,伪装成普通的溺亡者。

这种情况下,捞尸人和相关势力形成了一条默契的链条——尸体捞上来后,不问原因,直接推回河里,让“真相永远沉底”。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2. “卖尸体”产业链

在印度部分地区,尸体本身也能被利用!

黑市医生: 有人专门购买新鲜尸体进行非法解剖,取出器官做实验。

宗教仪式: 有信徒相信尸体在恒河火化能带来好运,甚至有人愿意花钱购买“替代尸体”完成仪式。

活体代替: 一些黑帮势力甚至会用无名尸体,冒充自己“被害”的成员,来骗取保险赔偿!

在这条死亡剥削链中,尸体已经不再只是生命的终点,而成为了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以被各种方式利用、交易、甚至控制!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恒河,圣河还是“尸河”?

恒河,作为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原本应该是通往天堂的神圣之地,但如今,这条河的真实面貌却让人胆寒。

每年约10万具尸体被投入恒河,有些是火葬后的骨灰,有些是直接漂浮的全尸。

富人能用木材火化后撒入河中,穷人则直接将尸体推入河流,让其“自然轮回”。

恒河沿岸的狗、乌鸦,甚至牛群,早已习惯以漂浮尸体为食,形成了可怕的“尸体食物链”。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曾有记者在恒河边拍摄,竟记录到一只野狗拖着一条人腿跑过,场面惊悚至极!

但即便如此,印度教徒依然坚信,在恒河中死去,是通往天堂的捷径。

哪怕河水污染严重、尸体漂浮,他们仍然愿意在此沐浴、饮水,甚至用河水进行宗教仪式。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政府“清尸行动”,能否解决问题?

面对恒河捞尸人的问题,印度政府曾多次展开“清尸行动”,试图减少浮尸数量,并对捞尸队伍进行管控。然而,现实却是……

政府给的钱太少,捞尸人根本不愿意按照正规流程捞尸。

腐败横行,地方官员与黑帮勾结,尸体问题成了“隐形黑色经济”之一。

民间信仰根深蒂固,很多人依然坚持把亲人的尸体送入恒河,让他们“灵魂得以解脱”。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最终,政府每年仍然要处理数万具浮尸,但恒河依旧是那条“尸体最多的河流”,死者在这里沉浮,生者继续在这片河水里“洗去罪孽”……

捞尸人还能捞多久?

瓦拉纳西的恒河捞尸人,每天都在见证死亡,他们的工作,是这座城市“最接近地狱”的职业。

他们不问尸体的来历,也不关心死者的身份,他们只看口袋里有没有硬币,身上是否有值钱的物品,然后决定是推回河中,还是打捞上岸。

恒河“捞尸人”:每天捞12具浮尸,翻口袋找零钱

在这里,死亡不是终点,甚至连尸体都无法安息。

恒河,究竟是灵魂的归宿,还是金钱与死亡交易的市场?

也许,答案早已随水漂流,消失在粼粼波光之中……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news.creaders.net/world/2025/05/20/2870627.html
更多阅读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