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indiatoday.in
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之际,美国和中国高级官员定于本周在瑞士举行贸易谈判,旨在缓解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税争端[3, 4]。此次会谈是自特朗普(Trump)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以来,双方最高级别的直接对话[4]。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将代表美国[4]。中国方面,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作为中方经贸事务的负责人出席[3]。会谈预计将聚焦于降低目前高达145%的美国对华关税和125%的中国对美关税[4, 5, 9]。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国自身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的呼吁后,才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3]。发言人同时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需要展现诚意,正视其单边关税措施对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8]。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会谈前夕表示,他不愿意为了重启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而降低关税[6, 8]。尽管如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此次会谈的重点在于“缓和局势”,为未来的谈判奠定基础[3, 9]。他同时指出,高达100%以上的关税实际上相当于贸易禁运,美国并不希望与中国“脱钩”,而是寻求公平贸易[3, 6, 9]。
有分析指出,中国同意与美国接触,有利于更好地传达中方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方会在原则问题上做出让步[5, 12]。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教授表示,中方将始终维护自身利益,并考虑到国际经济发展和中美两国互动,采取善意举措[5, 12]。
市场对此次谈判反应积极,道琼斯指数期货在消息公布后上涨超过200点[5]。路透社(Reuters)评论称,此次“破冰”会谈有望成为解决扰乱全球经济的贸易冲突的第一步[5]。
然而,也有专家提醒,不应过分期待此次会谈能达成全面协议,重建中美互信和稳定关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5]。未来,中美贸易关系或将呈现出新的形态,美国可能将关税手段转向半导体、制药等战略性行业,对相关企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