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financialpost.com
2025年5月7日,由于与加拿大(Canada)的贸易关系恶化,中国正在积极寻求新的油菜籽供应来源,以保障国内食用油和动物饲料的需求 [1, 7]。这一转变是由于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后,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 [5, 6, 9, 10, 11]。
此前,加拿大是中国最大的油菜籽供应国之一 [5, 6]。然而,自2024年以来,中加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加拿大政府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并对中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5]。中国认为这些措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合法权益,破坏了两国经贸关系 [5, 6, 9, 10, 11]。
作为回应,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canola meal)和豌豆加征100%的关税,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水产品、猪肉加征25%的关税 [5, 6, 11]。此举无疑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并促使中国寻找替代供应来源 [5, 6, 9, 10, 11]。
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中国菜籽油的重要替代来源 [2, 5]。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开拓其他新兴渠道,以弥补加拿大油菜籽供应减少造成的缺口 [2, 5]。然而,有分析指出,俄罗斯的产能存在上限,且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影响运输 [2]。此外,虽然澳大利亚(Australia)的油菜籽年出口量超过500万吨,但中澳关系的回暖是释放其潜力的前提 [2]。
面对中加贸易关系紧张的局面,一些加拿大学者和业界专家开始反思特鲁多(Trudeau)政府的对华政策 [3]。有学者呼吁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以促进对华贸易和实现气候目标,还有专家建议加中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开展合作 [3]。加拿大油菜籽种植者协会(Canadian Canola Growers Association)主席安德烈·哈普(Andre Harpe)表示,农民首当其冲受到关税的影响,希望加拿大新政府能将关税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3, 11]。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已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就相关做法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 [4, 7, 9]。中国海关总署表示,加方不顾中方一再反对和阻挠,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铁、铝等产品采取单方面限制措施,损害中加经贸关系 [6, 9, 10, 11]。
尽管面临贸易挑战,中国国内菜籽油消费依然保持刚性 [2]。四川及周边地区菜籽油消费呈现刚性为主、替代有限的特点,家庭消费稳定,餐饮和加工领域受成本与政策影响较大 [2]。未来需关注储备调控、进口波动及消费习惯变迁对市场的影响 [2]。
整体来看,中加贸易摩擦对全球油菜籽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寻求多元化供应来源的举措,将重塑全球油菜籽的贸易格局。同时,加拿大国内也开始反思对华贸易政策,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 3, 5, 6,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