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4月29日——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迎来稳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在线文化娱乐平台以及信息服务终端制造与销售等领域的强劲扩张。据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今日发布的数据,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3.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2%。这一增速较2024年全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同时,文化企业的利润总额达到27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29.1%。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表示,文化服务业在其中扮演了“压舱石”的角色。一季度,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7%,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
值得注意的是,以新业态为特征的文化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一季度,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4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3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3.5%。其中,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和互联网广告服务等行业实现了特别强劲的收入增长。
从具体行业来看,新闻信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716亿元,同比增长10.5%;内容创作生产7763亿元,增长7.5%;创意设计服务5918亿元,增长8.6%。
从区域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7151亿元,同比增长6.3%;中部地区3739亿元,增长4.1%;西部地区2725亿元,增长8.0%;东北地区325亿元,增长5.8%。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稳健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态势。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对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数字内容、在线娱乐、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等新兴文化业态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