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多伦多蜱虫监测项目发现蜱虫数量减少,但仍需保持警惕

多伦多蜱虫监测项目发现蜱虫数量减少,但仍需保持警惕 多伦多要闻导读 2025-05-15
多伦多蜱虫监测项目发现蜱虫数量减少,但仍需保持警惕

图源toronto.citynews.ca

根据2025年5月14日发布的新闻报道,多伦多(Toronto)的蜱虫监测项目显示,今年发现的蜱虫数量有所减少,但公共卫生官员提醒居民不要放松警惕 [4]。

多伦多市每年秋季都会进行一项名为“蜱虫拖曳(tick dragging)”的黑腿蜱(blacklegged tick)监测项目。该项目旨在确定市内哪些区域有黑腿蜱定居 [2, 4]。该市的活跃蜱虫监测地图会在春季更新,届时国家微生物实验室(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会提供实验室结果,而春季正是蜱虫积极寻找宿主的时候 [4]。

多伦多公共卫生局(Toronto Public Health)表示,多伦多全境都被认为是黑腿蜱的风险区域,这些蜱虫可能携带莱姆病(Lyme disease) [4]。自该项目12年前启动以来,多伦多市的蜱虫数量和莱姆病病例一直在增加 [4]。

多伦多卫生局副医疗官霍华德·夏皮罗医生(Dr. Howard Shapiro)表示,蜱虫拖曳的结果并不能预测蜱虫季的好坏。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市内哪些区域存在蜱虫,以及这些区域的蜱虫携带莱姆病的程度 [4]。

监测工作在树木繁茂或灌木丛生、有高草和靠近地面的树叶的区域进行。蜱虫拖曳的地点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该市表示,地点的选择“基于合适的黑腿蜱栖息地或之前已确认发现黑腿蜱的地点”[4]。

收集到的蜱虫会接受检测,以确定是否携带引起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细菌,以及其他五种病原体:米亚莫托氏疏螺旋体(Borrelia miyamotoi)、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鹿巴贝斯虫(Babesia odocoilei)、小巴贝斯虫(Babesia microti)和波瓦桑病毒(Powassan virus) [2, 4]。

2023年秋季的蜱虫拖曳结果显示,在全市监测区域采集的121只黑腿蜱中,共有43只检测出莱姆病病原体阳性,其中5只还检测出一种或多种其他病原体阳性 [4]。2024年秋季,全市共检测了57只黑腿蜱,其中25只检测出莱姆病病原体阳性,其中2只还检测出一种或多种其他病原体阳性 [4]。

全球气温上升使得该地区成为蜱虫生长的沃土。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和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的科学家预测,随着气候变暖,蜱虫能够完成其生命周期,莱姆病将蔓延至多伦多和南安大略省(Southern Ontario)大部分地区 [4]。

夏皮罗医生建议,应采取简单的预防措施,例如穿浅色长裤和长袖衬衫,这样蜱虫就不会接触到皮肤,而且如果蜱虫爬到身上也更容易发现。如果去过可能有蜱虫的区域,应尽快淋浴,并彻底检查全身,尤其是在膝盖后、腹股沟和发际线周围。他还建议,保持草坪修剪整齐,避免堆积可能为蜱虫提供繁殖场所的树叶或草 [3, 4]。

多伦多地区自然保护管理局(Toronto and Regi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TRCA)表示,虽然感染风险较低,但采取积极措施阻止莱姆病的传播仍然非常重要 [8]。及早发现和清除蜱虫对于预防莱姆病至关重要 [3]。通常,细菌在受感染的蜱虫附着24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才会传播,因此及早发现蜱虫叮咬非常重要 [8]。

安大略省(Ontario)唯一的莱姆病传播媒介是黑腿蜱。它们可能小如芝麻,大如豌豆 [8]。蜱虫通常生活在树木繁茂或灌木丛生的地区,地面上有很多树叶或高高的草丛。草坪、修剪过的草地、运动场或铺砌的区域通常没有黑腿蜱 [3]。

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媒介传播疾病中心(Center for Vector-Borne Diseases)主任萨拉瓦南·坦加马尼(Saravanan Thangamani)教授表示,在3月15日至5月6日期间送往实验室的442只蜱虫中,有34.8%的鹿蜱(deer tick)携带引起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11%的鹿蜱携带引起巴贝斯虫病的微小巴贝斯虫(Babesia microti),18%的鹿蜱携带引起无形体病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11]。

坦加马尼教授还表示,根据蜱虫提交的趋势,他预计今年的蜱虫季将比往年更严重。单个蜱虫叮咬可以传播多种致病因子 [11]。他建议公众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被蜱虫叮咬,因为目前还没有针对蜱虫传播疾病的疫苗 [11]。莱姆病的症状包括皮疹、发烧、头痛和疲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症状 [11]。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5/05/14/toronto-tick-surveillance-program/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5/05/14/toronto-tick-surveillance-program/ https://spectrumlocalnews.com/nys/buffalo/news/2025/05/14/humans--pets-at-increased-risk-of-tick-borne-diseases-this-season--expert-says https://www.toronto.ca/community-people/health-wellness-care/health-programs-advice/lyme-disease/ 此内容全部由AI机器人综合以上和网上资料生成,可能有误,请核对。
更多阅读


+8
1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