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调查显示:台湾近四分之一青少年曾遭遇金融诈骗,金融素养亟待提升

调查显示:台湾近四分之一青少年曾遭遇金融诈骗,金融素养亟待提升 中港台要闻导读 2025-04-23

近日,由台北富邦银行(Taipei Fubon Bank)与亲子天下教育创新中心(Parenting Innovation Center)联合发布的“2025青少年财务健康基础大调查”结果引发社会关注。该调查于2025年2月11日至3月9日期间,在台湾全岛22个县市针对15至18岁的高中、高职及专科学生展开,共回收1,997份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内有23%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曾遭遇各类金融诈骗,其中18%因此蒙受实际财产损失,金额从数百新台币到数千新台币不等。这一比例意味着每四名台湾青少年中就有一人可能成为诈骗目标,引发社会各界高度警觉。

在拥有金融账户方面,高达八成的台湾青少年已经开设了自己的银行账户。然而,面对不断变化和升级的诈骗手法,有64%的受访者坦言对使用各种金融服务缺乏信心或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足够能力辨别风险。这反映出现有的金融素养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

据报道,这些骗局主要通过社交平台、通讯软件等数字渠道进行,包括假冒购物、虚拟投资、中奖通知以及冒充亲友借款等多种形式。不少学生因轻信网络信息或缺乏防范意识而上当受骗,不仅造成金钱损失,还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金融素养教育重视度提升,台湾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各级学校也在积极推动相关课程。据台湾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2024年统计,全台中学阶段已有超过65%的学校将金融素养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但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仅靠课堂知识远远不够,实际操作经验和风险识别能力亟需加强。

专家指出,数字平台已成为当前青少年获取理财知识的主要渠道,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协作机制,通过案例教学、互动演练等方式提升年轻群体的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加强监管与宣传,让更多家长和学生了解常见骗局特征,提高警觉性,是遏制此类案件高发的重要举措。

对于未来应对之道,有关部门建议继续深化校园理财教育,并推动银行业者推出更适合未成年人的安全账户产品。此外,应鼓励企业与公益团体合作,为青少年提供真实情境下的理财实习机会,从源头上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判断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www.huaxia.com/c/2025/04/23/2024026.shtml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4-22/doc-inetzzsn7546659.shtml?froms=ggmp http://www.jpchinapress.com/static/content/SS/2025-04-23/1364556647187489981.html https://www.huaxia.com/c/2025/04/23/2024026.shtml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8691399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8691705?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6-news 此内容全部由AI机器人综合以上和网上资料生成,可能有误,请核对。
更多阅读


+3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