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auto.gasgoo.com
2025年4月24日,在2025上海车展(Shanghai Auto Show)期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多家自主品牌和行业头部企业同步发布海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力图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重塑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上汽集团(SAIC Motor)在车展现场正式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模式。该战略强调在坚持自主研发和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的基础上,将产品和服务深度本地化,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上汽集团表示,未来三年将依托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实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本地服务的全链条生态体系[1]。
与此同时,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Leapmotor)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必须具备规模化销量能力和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能力。这不仅关乎产品力,更关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2]。
国际合作方面,2025年4月24日,全球领先的汽车对标分析与成本工程领域先驱A2MAC1与中国知名汽车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盖世汽车(Gasgoo)在上海与巴黎同步宣布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数据驱动型服务、供应链管理、碳排放计算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协作,共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数据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其在亚洲及全球市场的话语权[3][4]。
根据2025上海车展多家自主品牌公布的“出海”计划,东南亚、欧洲、中东及南美成为中国车企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阵地。在现场,不少来自中东迪拜(Dubai)的采购商表现出对中国高科技新能源汽车浓厚兴趣。例如,中大型插混SUV如问界M9、仰望U8凭借原地掉头、涉水越野等独特功能,以及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技术,在中东消费者中极具吸引力。一位来自迪拜的采购商表示:“现在中东地区很多公司都想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这类产品已经成为高端消费的新选择。”[5]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品牌正在通过打破传统认知、树立高端形象以及展示智能网联技术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从产品出口到本地建厂,从单一销售到全价值链运营,中国车企正逐步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未来几年内,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凭借创新驱动力和灵活多变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大话语权,实现由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4/24I70423584C106.shtml
http://www.cnautonews.com/chanpin/2025/04/24/detail_20250424374907.html
http://www.cnautonews.com/chengyongcar/2025/04/24/detail_20250424374904.html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5/04/24/3067195/0/zh-hans/A2MAC1-%E4%B8%8E%E7%9B%96%E4%B8%96%E6%B1%BD%E8%BD%A6%E8%BE%BE%E6%88%90%E5%85%A8%E7%90%83%E6%88%98%E7%95%A5%E5%90%88%E4%BD%9C-%E6%8E%A2%E7%B4%A2%E5%85%A8%E6%96%B0%E6%B1%BD%E8%BD%A6%E6%99%BA%E8%83%BD%E6%9C%8D%E5%8A%A1.html
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4/24I70423589C106.shtml
http://auto.cyol.com/gb/articles/2025-04/24/content_VY8vE8IeXG.html
此内容全部由AI机器人综合以上和网上资料生成,可能有误,请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