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在英国顶尖贵族私校上学四年,我祛魅了

在英国顶尖贵族私校上学四年,我祛魅了 微观国际 2025-05-14

从伊顿公学到威斯敏斯特公学,那些曾培养了首相与王子的英国私立学校,如今也成了越来越多国内家长心中的“教育理想国”。

这条路的背后,是一个混杂着努力、运气与期待的精英教育神话。

与王子公主同校

2021年,14岁的海淀女孩原子申请到了著名私立学校康德学院当年1月入学的名额,立刻从国内国际学校转学去了英国。后来她才得知,因为当年英国各学校招生情况不佳,她幸运“捡漏”。

在康德学院一年后,原子又进入了顶尖私立学校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下称“威敏公学”)。

威敏公学常处在英国私立学校排名第一位。作为传统男校,这里过去并不招收女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为男女混校后,才开始逐渐接受16岁以上的女学生。威敏公学在入学时的竞争十分激烈,原子报考那一年,1500个女性申请者中只有75人可以拿到录取资格,她便是其中之一。

顶尖私校所带来的光环之一,就是大学、求职阶段丰富的人脉,原子认为“不同的领域求职都能找到‘威敏’的人,因为你认识的人里面,可能就有未来掌握相关领域命脉的官员或者领军人士”。

原子的观察也得到了媒体调查的证实:据财新报道,针对英国九大职业领域、5000名上层精英教育背景进行调查后发现,39%都接受过私立学校教育,24%毕业于牛津或剑桥。

在英国顶尖贵族私校上学四年,我祛魅了

“进校第二年,低年级来了个新生,他是国内某大导演的儿子,此外还有一些欧洲各国王室的公主王子。”

“年级近二百人中,华人(不论是否有中国国籍)大概二三十人左右,在这样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环境里,有的中国人确实会抱团,我觉得这是资源上的浪费吧。”

夏生也有一段和原子相似的私校经历。寄宿生活对当时同样14岁的夏生来说并不轻松,他性格内向,不擅社交,基本都在中国学生圈子里活动。

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读下去,如今剑桥博士在读的他“有点后悔没有建立起很好的社交圈子”。

夏生的研究方向偏经济政策和投资,回国发展可能更为顺利:“但国内这几年行业整体前景并不乐观,普遍都在收缩,找不到很好的工作。”

而留在英国,同样挑战不小。

“英国本地金融圈对人脉、文化背景的要求很高。我虽然学历不错,要真正扎根并不容易。”

优越感的两面性

在威敏公学的原子,对私校的气氛更加适应。她曾亲历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仪式,“几天后查尔斯(国王)又来我们学校,我们还跟他自拍、近距离交流,很奇妙的体验感,感觉自己亲历了历史”。

在英国顶尖贵族私校上学四年,我祛魅了

威敏公学就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

“这里没有人催着你交作业。每天晚上7-9点晚自习,你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学业的努力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最终成果体现在你申请到了什么学校,以及平时思维方式和考试成绩上,完全是一种自驱动的行为。”

原子也承认学习自由度的另一面是严苛的寄宿生活规则。

“有一次我们去男生寝室看望生重病的同学,但这是违反规定的,被老师抓到后,我们几个就被罚了一周留校查看。每天早晨都要去指定地点做检讨,晚上睡觉前也要去,最后还要去校长办公室检讨。总之这里教给你的就是破坏了规则,就要受到惩罚。”

去年,原子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

但在剑桥,她不会主动谈起康德和威敏公学的经历,刻意保持低调。

在英国顶尖贵族私校上学四年,我祛魅了

剑桥大学

“拿到剑桥的offer后,老师叮嘱我们不要声张,要照顾剩下50%人的情绪,大家都是朋友,所有人都都值得拿顶级的offer,只是运气不好。”

这件事让原子对私校的经历有了更冷静的看法:

“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精英教育的质疑与批判其实在增加,威敏的这段经历是非常独一无二的体验,算是我心里的‘白月光’,但这种闭塞的人际网络,也会引起误解,甚至招恨,你懂的。”

学费高,也是一种投资?

升学竞争在英国私校里一样激烈:“过去英国学校除了G5(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外大家都觉得水,现在变成了除牛剑之外的都不行。眼光越来越高,学校申请越来越卷,学费也越来越贵。”

最近几年,英国位于前十的私立学校学费连年上涨,2024年寄宿学校的平均年学费为42459英镑(约合人民币40.7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此外,英国政府今年1月起对私立学校的学费开始征收20%的增值税,这又导致学费进一步上涨。

原子粗略计算在威敏公学读书,每年学费约人民币50万、生活费20万,这对于她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算轻松”的开支。

移民英国20年,有10年留学咨询经历的小艺透露,如果在私校里读完英国的五年制中学,需要准备300-500万人民币,有时需要更多。

在威敏公学期间,原子的同学还遭遇了“断供”:

“父母突然停掉了学费,她不得不去卖保险、做汽车销售等兼职,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年,她努力申请到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即便如此,在威敏公学最后一年的学费依然是别人垫付的,没有还清。”

不过学费的高门槛反而让中国家长们更加跃跃欲试。许多家庭将高昂的学费视为进入英国顶尖大学和精英圈层的“投资”。

根据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SC)发布的2024年《英国私立学校年度报告》,中国大陆学生在英国私立学校的在读人数已达到10375人,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8.7%,连续九年成为英国私校最大的国际生源地。

“对部分中国家长来说其实就是多付100万的事儿,不少人可能觉得如果多付钱能让竞争变小,那我更要把孩子送出去了。”

“还在怀孕就开始计划留学”

做留学咨询的小艺,在最近几年迎来了客户增长。

与一般国外大学的申请流程不同,人们熟知的伊顿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等英国私立学校都有自己的“申请节奏”,许多男校需要提前三年报名、准备考试,女校则一般需要提前一到两年。

在英国顶尖贵族私校上学四年,我祛魅了

伊顿公学校门

个性化的申请流程要求家长将孩子出国留学的规划时间尽量提前,甚至有人还在怀孕期就来咨询。

小艺透露,有意进入英国知名私校学习的国内家庭大多资产丰厚,被动收入稳定,拥有上市公司或家族企业,也有互联网公司的高层,手握股票和期权。

“比如有的家长在一线城市拥有好几套房产,随便卖一套就能支撑孩子上学,大不了就卖两套。不过也有全家跟着来了后,发现花的太多预算不够,甚至还有濒临破产、决定中途回国的。”

在小艺的客户中,不少国内家长选择小学或初中阶段将未成年的孩子送到英国读私校,一般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未来实现全家移民,二是看重英国教育体系中的个性化学习,希望能在成绩以外更加全面地发展。

不过,英国法律要求在英读书的18岁以下学生需要配备一名监护人。所以在提供留学咨询以外,长居英国的小艺还会为父母不在英国的未成年留学生提供监护人陪伴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英国的学习生活。

在小艺所提供的监护人陪伴服务中,她发现许多低龄留学生比起学业压力,更难适应的是寄宿学校的日常琐事。

比如每周固定的洗衣时间需要学生自行把衣服送到指定地点。小艺曾有一位14岁的学生,总因为错过洗衣服时间而去单独麻烦老师,学校因此专门把监护人小艺叫去谈话。

“家长觉得交了这么多学费学校自然应该全面照顾孩子,而学校将这种事视为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老师告诉我‘他已经14岁了’,家长却回应‘我们孩子才14岁’。这种认知差异,或许正是昂贵教育背后最大的讽刺。”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info.51.ca/articles/1425714?wyacs=info-article-list
更多阅读


+3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