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halifax.citynews.ca
2025年4月21日,受美国科技企业即将发布季度财报的影响,亚洲主要股市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当天,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的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投资者情绪普遍谨慎。
本周和下周是美国上市公司财报密集披露期,尤其是被市场称为“科技七巨头”的特斯拉(Tesla)、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Meta和英伟达(Nvidia)等公司,将陆续公布最新财务业绩。其中,特斯拉计划于美东时间4月22日盘后发布财报,谷歌则将在4月24日盘后披露业绩,而微软、苹果、亚马逊和Meta的财报集中在4月30日至5月1日期间发布[1][5]。
由于这些科技巨头在美股市场权重较高,其业绩表现及未来展望将直接影响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整体走势。目前,美股正处于熊市边缘,再加上近期中美贸易关税博弈升级,使得全球投资者对即将到来的美企财报季格外关注[1]。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本轮财报季与以往不同,更加关注企业给出的下一季度业绩指引。如果这些龙头企业对未来持悲观态度,很可能导致盘后股价大幅波动,不排除出现“黑天鹅”事件的风险[1][5]。尤其是在去年高基数和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多数分析师对科技板块短期前景持谨慎态度。
具体到个别公司,特斯拉近日在欧洲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引发投资者担忧。在2025年4月21日美股交易中,特斯拉收跌5.75%,成交额高达210亿美元,这也反映出市场对于其即将公布的季度报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
除了大型科技公司外,当天还有多家美国上市公司如MainStreet Bancshares、HBT Finl、联信银行(Comerica)等在开盘前公布了各自的季度业绩,但整体影响力远不及“科技七巨头”。此外,包括波音公司(Boeing)、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等传统行业巨头也将在本周陆续披露成绩单,为全球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变量[3][5]。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业绩未能达到预期或未来展望偏弱,将可能带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调整。因此,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资本市场,在本轮美企财报季期间都保持高度警惕,大型机构纷纷调整仓位以应对潜在波动风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