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微观国际 2025-05-12

CHOICE网站报道,随着财年结束促销季(EOFY)的临近,现在正是入手那台你从圣诞节后就心心念念的新电视的好时机。无论是你现在的电视已经“奄奄一息”,还是终于要升级,从高清跳跃到4K画质,又或只是想提升自己的观影体验,现在都是下手的绝佳时刻。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但不管你是出于哪种原因买电视,都要避开那些不必要的“附加销售”。买错型号、尺寸不合宜,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图片来源:CHOICE)

以下是你在购置新电视时最常见的七大错误,务必避免:

1. 选错尺寸

虽然“电视越大越好”的观念看起来很诱人,但别因为邻居家装了个巨幕就心生攀比。他们可能只是“以大补短”。

很多人觉得预算内买最大尺寸才“值”,但如果放在客厅太小的地方,很有可能造成眼睛疲劳或颈椎不适。而如果电视太小,又可能在宽敞的空间里显得“力不从心”,让你看电视剧和电影时总觉得不够沉浸。

最佳的做法是结合房间的大小和你的预算,选择最合适的尺寸。例如在澳洲,最受欢迎的电视尺寸是65英寸。这个尺寸的最佳观看距离是1.25至2.5米,具体取决于分辨率。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图片来源:CHOICE)

2. 被卖场画面“震撼到”

千万别被商店播放的展示影片所迷惑。零售商通常会用经过特别优化的“展示模式”来播放效果极其鲜艳、对比度极高的4K甚至8K视频,从而让屏幕看起来格外亮眼。

CHOICE的电视专家Denis Gallagher提醒:“除非你在家只循环播放JB Hi-Fi的演示片或《阿凡达》,否则那种夸张的、艳丽的画面很快就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你可以请导购播放一些普通的YouTube影片,包括标准清晰度(SD)和高清视频(HD),并将展示模式关闭。这样你能更真实地看到电视在家里的表现,特别是它播放较低分辨率内容的“提升能力”,这是许多中低端电视的短板。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图片来源:CHOICE)

3. 没搞懂各种缩写和术语

如今电视技术层出不穷,术语也越来越复杂,比如LCD、OLED、HDR、QLED等等。如果你对这些缩写一头雾水,很容易买到并不适合自己的电视。

比如,OLED电视虽画面色彩更浓郁,对比度更高、黑色更深,视觉上更“立体”,但在光线充足的房间往往表现不佳。相较而言,LCD虽然在黑色表现方面略逊,但画面更亮,价格更实惠,适合日间使用或预算有限的家庭。

Denis解释称:“这些术语,如LCD和OLED,指的是不同的屏幕类型,确实会影响画质,但最终重要的还是整体画面表现。了解这些术语只是帮你缩小选择范围。”

他推荐:“如果不确定每个参数的意义,可以到店里实际比对几款电视的画面表现,也可以查阅我们的电视选购指南,深入了解技术细节,并参考我们独立评测的数据。”

4. 误以为8K一定更好

虽然4K超高清电视已经普及多年,但8K技术并没有像当年的4K那样“爆红”。Denis指出,厂商自知市场反应冷淡,推广热度也降了好几个档次。

Denis表示:“8K电视非常昂贵,而且在澳洲家庭中并不实用。目前大多数的流媒体和光碟内容仅支持SD、HD或4K,未来几年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更何况,在现阶段的澳洲NBN网络情况下,想无障碍流畅播放8K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导购大肆宣传8K比4K更好,那你尽可以告诉他‘做梦去吧’。”

此外,即便有了8K屏幕,呈现标准或高清内容时,它的“画质提升”效果实际上有限。与其砸钱买8K,不如选择一台高性能的4K电视,观感更佳也更实用。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5. 按原价买单

高品质电视的售价不菲。即使是一台性价比不错的65英寸机型,也可能要$1500左右。但如果你能耐住性子、善于等待,在合适的时候往往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梦想中的电视。

除了像Black Friday和EOFY这样的大型促销,许多厂商或者零售商还会时不时推出闪购或者清仓活动。每年4月至5月,各大商家会集中清仓上一年度的存货,价格优惠幅度惊人。

Denis表示:“我们见过电视在清仓期降价高达40%的情况,换算下来,相当于节省了两三千澳元,具体取决于尺寸和型号。如果你并不追求最新款,一台成熟的旧型号往往已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需求。”

这也说明零售价并不是“铁板钉钉”,就算不是促销期,也完全可以尝试砍价,有时也能省下好几百澳元。

6. 购买不必要的延长保修

在澳洲一些大型电器连锁店购买电视时,销售员很可能会向你推荐加购延长保修。但你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推销方式可能会掩盖你本已拥有的消费者权利。

CHOICE曾在全澳范围内暗访了包括Harvey Norman、JB Hi-Fi和The Good Guys在内的80家门店,发现其中71%的门店对消费者在未购买延保情况下的权益存在误导性说法。

当我们询问如果产品在制造商质保期外发生问题该怎么办,销售人员通常会立刻转到延保的卖点上。事实上,80名销售中有73人主动推荐我们购买所谓“附加保障”。

但只有在我们明确询问之下,对方才会承认消费者在澳洲法律下已有保障。

根据《澳洲消费者法》(Australian Consumer Law),如果高价购买的电视在短短几年后非人为损坏,零售商有义务维修、更换或退款——选择权在你。即使制造商的保修已经过期,你也没有购买延长保修,这一点仍然适用。

若你的电视在一两年内出现故障,不妨直接联系商家表达不满。有关如何投诉、维权等实用建议,可参考CHOICE的消费者权益指南页面。

在澳洲买电视,这7大错误不要犯!(组图)

(图片来源:CHOICE)

7. 忽略了音响表现

很多人在挑选电视时只关注画质,忽略了“声音”这个关键因素。但实际上,即使只是平时看看新闻或比赛,如果音响效果差,整场观感也会大打折扣。

“你并不一定要组建家庭影院,但我们测评过一些电视的音效,简直堪比老式收音机。”Denis打了个生动比方,“比如你正看板球比赛,比赛解说声音模糊或动作场面发出刺耳噪声,观赛体验将变得一团糟。”

他建议:可以考虑配置一个条形音响(Soundbar),但也不一定是必须的。“除非店里有特别优惠的绑定套餐,否则可以先在实体店试听电视本身的扬声器效果。回家后如果感觉不够理想,再考虑额外添置音响。”

“此外,如果你家里还有旧功放或音响设备,说不定接上电视也能发挥不错的效果。”

总而言之,挑选电视并不只是看参数、比屏幕,更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家庭环境来判断,掌握好尺寸、画质、音效、预算与实际观影场景之间的平衡,理智选购,才能真正物有所值。

(Alan)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www.meltoday.com/content-1025554677884002
更多阅读


+9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