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一项基于美国全国健康调查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子刊上发表。该研究追踪超过90万人近13年,揭示了不同饮酒模式与多种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偶尔、轻度和中度饮酒者全因死亡风险较低,而重度及酗酒行为则显著增加癌症和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风险。
尽管酒精消费在全球范围内极为普遍,但其对健康的利弊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以往的研究在轻度至中度饮酒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面结论不一,尤其是对于特定病因死亡的影响尚缺乏一致证据。因此,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数据,结合死亡登记系统,分析了不同饮酒习惯与各类死因之间的关系。
02
研究纳入了1997年至2014年间参与NHIS调查的918,529名成年人,平均年龄为46.1岁,男性占48%。参与者根据自我报告的饮酒频率和量分为七类:终生戒酒者;曾经偶尔或规律饮酒者;目前偶尔、轻度、中度或重度饮酒者。
研究人员通过链接国家死亡指数数据库,追踪至2019年底的死亡情况,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及特定原因死亡,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流感肺炎、肾病以及意外伤害等。
主要发现:在平均随访12.65年后,共有141,512人去世,其中:心血管疾病致死43,979例;癌症致死33,222例;慢性呼吸道疾病致死8,246例;意外伤害致死5,572例;阿尔茨海默病致死4,776例;糖尿病致死4,845例;流感或肺炎致死2,815例;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致死2,692例。
与终生戒酒者相比:偶尔、轻度和中度饮酒者: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13%、23%和18%;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流感肺炎等疾病的死亡风险也显著降低;轻度和中度饮酒者还表现出更低的糖尿病和肾病死亡率。
喝酒喝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而重度饮酒者则表现相反:全因死亡风险上升7%;癌症死亡风险增加24%;意外伤害死亡风险更是高出近50%。
此外,每周至少一次“暴饮”(binge drinking)也被发现与更高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癌症和事故死亡。
研究特别指出,轻度饮酒通常指每天饮用约1杯标准酒(如啤酒、葡萄酒或烈酒),中度饮酒则略高但仍属可控范围。而重度饮酒者往往摄入远超安全阈值的酒精量,伴随更高健康风险。
尽管这一现象仍需进一步机制研究支持,但已有理论认为,适量饮酒(特别是红酒)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抗炎作用和促进血管功能来发挥一定的保护效应。不过,专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鼓励非饮酒者开始饮酒,尤其考虑到个体差异和潜在成瘾风险。
03
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涵盖多类死亡原因,并且采用了更细致的饮酒分类方式。然而,由于依赖自我报告数据,可能存在回忆偏差;同时,观察性研究无法完全确定因果关系。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饮酒与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提示我们:偶尔或适量饮酒可能与较低的多种疾病死亡风险相关;但大量饮酒或频繁暴饮会显著提高癌症、意外伤害等死亡风险;对于已有基础疾病或高危人群,应谨慎评估饮酒行为的潜在影响。
未来,还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和分子机制研究,以帮助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健康政策和个体化建议。
参考
Tian, Y., Liu, J., Zhao, Y.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Med 21, 20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