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全球经济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多方机构纷纷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对国际贸易前景表示担忧。2025年4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对全球经济构成威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早些时候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远低于此前预测的3.3%。报告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实施的新一轮关税政策是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阻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表示,“我们看到,关税政策不仅影响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也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该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Indermit Gill)警告称,贸易不确定性正在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和增长问题。他指出,如果主要经济体继续采取“脱钩”(decoupling)战略,全球GDP在未来十年内可能减少多达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报告也强调了贸易碎片化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该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3.2%降至2026年的3.0%。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蒂亚斯·科尔曼(Mathias Cormann)表示:“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将导致生产和消费成本上升。确保一个运作良好、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并保持市场开放仍然至关重要。”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预测,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以及美国关税提高,中国(China)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不过,南亚(South Asia)的较高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一影响。尽管该地区将面临日益增长的贸易壁垒和重大的贸易不确定性,但强劲的国内需求和电子产品出口将支持经济增长。预计该区域2025年增长率为4.9%,2026年为4.7%。
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和地区的前景也存在差异。德国政府大幅下调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前预计增长为零。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宣布,加州经济已经超过日本(Japan),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United States)、中国和德国(Germany)。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地区仍然展现出增长的潜力。世界银行预测,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的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3.3%提高到2025年的3.5%,并有望在2026-27年加速至4.3%。
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合作,应对挑战,以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