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malaymail.com
北京,2025年5月12日——在与美国(United States)的贸易战背景下,中国正积极加强与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的经济联系,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 [2]。
本周一,中国在北京(Beijing)欢迎拉丁美洲各国领导人和官员,寻求进一步拉近与该地区的关系 [2]。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并呼吁建立统一战线,以应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期采取的一系列关税措施 [2]。
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拉丁美洲国家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2]。在巴西(Brazil)、秘鲁(Peru)和智利(Chile)等国,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 [2]。
由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ommunity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ates, CELAC)33个成员国参与的论坛将于周二正式开幕 [2]。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已于上周六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2]。自2023年初重新执政以来,卢拉一直寻求改善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 [2]。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的数据,去年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超过940亿美元(约合404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 [2]。巴西主要向中国出口大豆和其他初级商品,而中国则向巴西出口半导体、电话、汽车和药品 [2]。
本周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Diaoyutai State Guesthouse)会见了古巴(Cuba)外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帕里利亚(Bruno Rodriguez Parrilla)、委内瑞拉(Venezuela)外长伊万·吉尔(Yvan Gil)、秘鲁外长埃尔默·施莱尔(Elmer Schialer)和乌拉圭(Uruguay)的马里奥·卢贝特金(Mario Lubetkin) [2]。预计哥伦比亚(Colombia)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和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也将参加此次论坛 [2]。
佩特罗上周表示,他将在未来几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会晤时签署一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向书” [2]。中国外交部表示,习近平将在周二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2]。一位高级官员表示,中国始终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看待中拉关系的发展 [2]。外交部发言人苗德雨(Miao Deyu)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人民寻求建设自己的家园,而不是充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后院。”[2]
中国在拉丁美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引起了美国的关注。美国长期以来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后院”,并密切关注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和政治活动 [3, 5]。
美国担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可能会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传统地位 [3, 5]。为此,美国也推出了“美洲增长”倡议(Growth in the Americas Initiative),旨在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并通过投资能源、交通运输和电信等基础设施来抗衡中国的影响力 [3, 8]。
尽管如此,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仍然欢迎中国的投资和贸易,认为这有助于促进其经济发展和实现外交多元化 [4]。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缓解该地区的资金短缺,并促进区域市场的整合 [4]。
有分析指出,拉丁美洲国家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采取了一种“点菜式”的策略,即在安全上倾向于美国,而在经济上靠近中国 [3]。这种策略旨在提升拉美国家的自主性,避免在全球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丧失独立自主 [3]。
展望未来,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预计将继续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将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美国与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竞争也将持续存在,并对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3, 4]。
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于2025年5月11日在日内瓦(Geneva)举行会谈,旨在缓和贸易紧张关系 [6, 11]。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双方已达成协议,将相互关税削减11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