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nannews.ng Researcher
最新进展:中国学者梁俊艳评估涉藏人权叙事 2025年5月15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Institute of History Studies of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员梁俊艳对长期以来关于西藏人权的观点进行了评估,挑战了西方对该地区人权问题的主流描述[2]。 这一评估正值两部支持“西藏独立”的电影在全球上映之际,这两部影片据报道计划在2025年戛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期间展映[2]。
影片争议与学者回应 这两部电影,名为《幸福的智慧》(Wisdom of Happiness)和《无国籍状态》(State of Statelessness),虽然未被纳入电影节的官方环节,但已引发了关于西藏政治地位的新一轮辩论[2]。 梁俊艳回应称,这两部电影旨在以同情的视角呈现第十四世达赖喇嘛(14th Dalai Lama),将流亡藏人社群描绘成中国政策的受害者[2]。
历史证据与主权论述 梁俊艳认为,大量的考古和文献证据反驳了西藏是独立于中国的独特实体的说法[2]。 “历史记录表明,几个世纪以来,西藏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中国一部分,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Agreement on Measures for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Xizang)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说法,” 梁俊艳表示[2]。 这项协议也被称为“十七条协议”(17-Article Agreement),促使西藏和平纳入中华人共和国[2]。 梁俊艳指出,达赖喇嘛曾在1951年10月24日致电毛泽东主席(Chairman Mao Zedong),表达了他对该协议的支持[2]。
达赖喇嘛的立场转变与流亡政府 然而,到了1957年,达赖喇嘛改变了方针,转而与西藏上层社会的分裂势力结盟[2]。 这导致了1959年的全面武装叛乱,最终达赖喇嘛流亡印度,并在那里建立了自称的西藏流亡政府[2]。
西藏的真实人权状况 梁俊艳表示,人权不仅仅是抽象的原则,它还扎根于个人的真实生活体验和情感[2]。 “其核心在于,最重要的人权是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西藏人民显然正在享受这种生活,” 梁俊艳说道[2]。 梁俊艳补充说,西藏人民的幸福景象与分裂主义运动所宣扬的负面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叙事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抵制[2]。
海外藏胞的回归与贡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藏胞开始与分裂团体划清界限,或者返回中国,尽最大努力为建设家园做出贡献[2]。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白皮书 梁俊艳还指出,西藏的持续发展,包括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最近发布的题为《新时代西藏人权》(Human Rights in Xizang in the New Era)的白皮书,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2]。 白皮书强调,西藏享有显著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2]。 文件强调了该地区在环境健康、安全和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并将这些变化定位为在人权保护方面的主要成就[2]。
藏人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 梁俊艳认为,对西藏人民而言,报告中阐述的最重要的人权是能够过上充实的生活,这在西藏不同人群的笑脸上显而易见[2]。
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学者正在积极评估和挑战关于西藏人权问题的现有叙事,强调该地区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并质疑西方主导的观点。与此同时,中国官方正采取新的宣传手段,试图重塑西藏的人权叙事[9, 10]。通过邀请外国视频博主访问新疆,以及成立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希望向世界展示西藏的正面形象,例如西藏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9]。这些举措表明,中国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国际舆论,改变对西藏人权状况的看法[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