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 2025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 [2, 3, 4, 5, 7, 13, 17, 19]。这份白皮书旨在向国际社会全面阐释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创新理念、生动实践以及所取得的建设成果,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3, 4, 7, 13, 17, 19]。
该白皮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 [3, 4, 5, 7, 13, 17, 19];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指引方向 [3, 4, 5, 7, 13, 17, 19];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 [3, 4, 5, 7, 13, 17, 19];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 [3, 4, 5, 7, 13, 17, 19];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推进国际共同安全 [3, 4, 5, 7, 13, 17, 19];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3, 4, 5, 7, 13, 17, 19]。
白皮书强调,中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和稳中有进的态势 [3, 7, 8, 17, 19]。中国与亚太地区(Asia-Pacific)各国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可靠的稳定性 [3, 7, 17, 19]。
白皮书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 [3, 4, 5, 7, 17, 19]。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论贡献 [3, 4, 5, 7, 17, 19]。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是总体的、系统的、相对的大安全 [3, 7, 17, 19]。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国家利益为准则,服务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进行调整 [3, 7, 17, 19]。同时,它支撑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3, 7, 17, 19]。
白皮书强调,中国国家安全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 [5, 7, 17, 19]。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确保新兴领域安全可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安全屏障 [5, 7, 17, 19]。中国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开放和安全相互促进、协同提升 [7, 17, 19]。
白皮书还指出,全球安全倡议(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篇”,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篇”[3, 4, 7, 15, 17, 19]。中国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主张加强全球安全治理,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 [7, 17, 19]。
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答记者问时表示,面对美国(United States)关税冲击,中国国家安全将变压力为动力,把应对美国冲击视为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机遇 [16]。中国维护开放发展权利的决心坚定不移,将不断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丰富反制政策工具箱,坚定捍卫国家发展权利 [16]。
该负责人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在于“总体”,突出强调“大安全”理念。“大安全”聚焦“国之大者”,涵盖诸多重点领域,是新形势下对国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维护,但不是每个领域的所有风险都纳入国家安全风险,更不是追求绝对安全、安全泛化 [16]。中国维护国家安全,是有明确边界的,与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大搞制裁脱钩、威逼讹诈,有本质区别 [16]。
此外,白皮书还强调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提出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13]。2024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下降36%,重污染天数下降68%,优良天数比例连续5年达到86%以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