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5月5日 - 值此中国与欧盟(EU)建交50周年之际,众多在华欧洲跨国企业纷纷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并表示愿意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与中国共同发展 [6, 10, 14, 15, 16, 17, 18, 19, 21].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即欧盟的前身,建立了外交关系 [6, 10]. 五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和欧盟已经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6, 10, 16, 17, 18, 19, 21]. 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7800亿美元 [4, 6, 7, 8,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4].
近期,多位欧洲政商界人士出席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hina Development Forum)、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等经贸合作会议 [6, 10]. 此外,众多欧洲跨国企业携新品亮相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Consumer Products Expo)、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Shanghai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Exhibition) [6, 10, 21].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官员也率团在欧洲多国举行经贸投资对接会 [6, 10]. 这些交流合作进一步表明,中欧关系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是中欧正确的相处之道 [6, 10]. 这种合作不仅惠及各自发展,也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6, 10].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在华跨国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合作新机遇 [6, 10].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德国宝马集团(BMW Group)携三款新世代概念车亮相,并首次发布智能超感座舱等多项突破性技术 [6, 10, 21].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在30天内3次访问中国,称中国是“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市场”,并表示与阿里巴巴(Alibaba)、字节跳动(ByteDance)等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让他惊叹于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 [6, 10, 21]. 他认为,中国蓬勃的创新生态能够充分整合前沿科技 [6, 10, 21].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战略,正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实验室”,这也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未来潜力 [6, 10, 21]. 法国达能集团(Danone Group)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认为,中国是创新高地和人才汇聚之地,拥有全球顶尖的人才储备,涵盖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和商业等诸多领域 [6, 10, 21]. “达能始终与中国共成长,深耕营养健康领域,致力于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业务增长 [6, 10, 21]。”
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宣布其在中国西部首个产业生态中心在成都投入运营 [6, 10, 21]. 丹麦丹佛斯集团(Danfoss Group)在中国的第一家碳中和工厂也在南京正式启用 [6, 10, 21].
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表示,去年丹佛斯在华的数据中心、船舶和储能等相关业务均实现了强劲增长 [6]. 他表示,期待与更多中国伙伴紧密合作,在实现共赢的同时,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新的贡献 [6].
贺利氏(Heraeus)作为一家德国家族企业和科技集团,是最早来华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之一 [10].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 [11, 16, 17, 18, 19]. 在消费品领域,中国进口的72%的箱包、51.7%的乘用车、42.2%的化妆品来自欧盟 [11, 16, 17, 18, 19]. 中国对欧盟出口电子电器、服装及衣着附件、日化用品同比分别增长7.7%、3%、16.1% [11, 16, 17, 18, 19]. 在高技术领域,中国自欧盟进口高端装备640亿元,同比增长30.4%,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32.9% [11, 16, 17, 18, 19]. 中国对欧盟出口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分别增长81.9%、11.7% [11, 16, 17, 18, 19]. 在农业领域,中国从欧盟进口啤酒、猪肉同比分别增长25.7%、17.5%,中国对欧盟出口水产品、干鲜瓜果分别增长34.4%、10.8% [11, 14, 16, 17, 18, 19].
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中国和欧盟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17, 18, 19]. 双方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球的三分之一,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坚定维护者和支持者,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17, 18, 19].
王令浚说:“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中欧双方密切沟通、携手合作,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这将为双方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17, 18, 19]。”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份的记者会上所说,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的三分之一,中欧合作更具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4]. 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将成就彼此,还将照亮世界 [4,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