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ctvnews.ca A person suffering from stomach pain is seen in this stock image. (Pexels)
(2025年5月11日)根据一项最新的全球研究显示,未来二十年内,加拿大可能面临炎症性肠病(IB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病例的急剧增加[1]。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 Portfolio)期刊上,由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研究人员联合领导,分析了来自82个国家、超过500项基于人口的研究数据,时间跨度超过一个世纪[1]。研究表明,到2045年,加拿大不仅会看到更多新增的炎症性肠病病例,而且现有患者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1]。
该研究将全球炎症性肠病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加拿大目前处于第三阶段,被称为“复合患病率”(compounding prevalence)阶段[1]。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患者人数不断增长,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1]。
卡尔加里大学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吉拉德·卡普兰(Gilaad Kaplan)在周四的电话采访中告诉加拿大电视台(CTVNews.ca):“我们看到,在复合患病率阶段,加拿大每年的新诊断病例数相对稳定,大约为每10万人中30例[1]。”
预计2025年,加拿大炎症性肠病的患病率将占总人口的0.8%[1]。卡普兰表示,预计到2030年代和2040年代,这一比例将上升至约1%[1]。
“我们认为,到2030年代,将有超过40万加拿大人患有炎症性肠病,”他说[1]。卡普兰认为,这对加拿大的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独特的挑战[1]。作为一名执业的胃肠病学家,他亲身经历了这些趋势的影响[1]。“我们既要管理年轻人的新诊断病例,也要照顾日益老龄化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在1990年代被诊断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的30多岁患者,到2030年代将年过七旬。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管理炎症性肠病的同时,应对与年龄相关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痴呆症[1]。”
卡普兰将这项研究描述为一幅“全球图景”,并指出一个由国际炎症性肠病专家组成的团队正在努力寻找病因和治疗方法[1]。
炎症性肠病是慢性肠道炎症的总称,主要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两大类[5]。患者的消化道会发炎和溃烂,发病年龄一般介于20至40岁[4, 5]。症状包括大便带血和黏液、腹泻、腹痛、体重下降、发烧以及消化道以外的器官(如眼睛、皮肤和关节)发炎等,症状可能会伴随患者终身[4]。患者通常需要用药物控制病情,严重者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4]。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医学院与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共同领导的“21世纪全球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GIVES 21)联盟,综合分析了过去一个世纪来自82个地区共522项炎症性肠病研究的数据[4, 7, 8]。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域的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差异,并提出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模式会随时间推移呈现阶段性变化[4, 8]。
为了进一步探究炎症性肠病在独立地区及时间点的流行病学趋势,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工具,该工具可以根据流行病学阶段对地区进行分类,并绘制出不同阶段之间的时空转变,从而使不同地区能够独立预测未来20年的炎症性肠病流行情况[4, 7, 8]。
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的吉拉德·卡普兰教授(Gilaad Kaplan)表示:“我们根据一个世纪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得出此模型,期望有助世界各地的卫生部门制定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临床、政策或疾病预防干预措施。”[7]
研究人员计划针对肠道微生物群、饮食和环境因素进行研究,以寻找预防炎症性肠病的策略,从而降低发病率[7]。
这项研究得到了The Leona M. and Harry B. Helmsley慈善信托、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OIB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the Study of IBD)以及30多个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7, 8]。
加拿大克罗恩病和结肠炎基金会(Crohn's and Colitis Canada)表示,加拿大是世界上克罗恩病和结肠炎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大约每140名加拿大人中就有1人患有克罗恩病或结肠炎[6]。自1995年以来,加拿大10岁以下儿童的克罗恩病发病率翻了一番[6]。该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克罗恩病和结肠炎患者的生活,并最终找到治愈方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