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wnyc.org
在2025年5月3日,关于“艺术家还能在纽约市(New York City)生存吗?”的讨论再次成为焦点。在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面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质疑,纽约是否仍然是实现艺术梦想的理想之地 [2]。
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本周举办了一场论坛,专门探讨21世纪的工薪阶层艺术家是否还能在纽约地区生存 [2]。与会者包括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和艺术评论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纽约艺术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高昂的房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一位居住在布鲁克林(Brooklyn)的艺术家表示,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兼职多份工作,几乎没有时间专注于创作。另有艺术家指出,即使是成名的艺术家,也难以负担曼哈顿(Manhattan)的 studio 租金。
除了经济压力,艺术市场的变化也让许多艺术家感到迷茫。随着艺术品投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画廊和收藏家倾向于追逐“明星”艺术家,而忽视了那些默默耕耘的年轻艺术家。一位年轻的画家坦言,她曾多次向画廊投稿,但都石沉大海,这让她对自己的艺术道路产生了怀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纽约的艺术前景感到悲观。一些与会者认为,虽然纽约的艺术环境面临挑战,但也存在着许多机遇。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全球的观众互动。此外,一些非营利组织和艺术基金会也为艺术家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 [3]。
富兰克林熔炉基金会(Franklin Furnace Foundation)每年向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艺术家提供资助,这些艺术家通过同行评审团的评选,以支持他们在纽约市创作重要的表演艺术作品。资助金额在2,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 [3]。该基金会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申请,但评审团选出的艺术家需要在纽约市展示他们的作品 [3]。
伍德曼家庭基金会住房稳定补助金(The Woodman Family Foundation Housing Stability Grant for Artists (WFF HSG))向有需要的、居住在纽约市的视觉艺术家提供补助金,为他们提供稳定的住房支持,补助金分三年发放,总额为30,000美元 [3]。在首个周期中,WFF HSG将向五位艺术家提供补助金 [3]。
一位在纽约生活多年的资深策展人表示,纽约的艺术活力在于其多元性和包容性。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仍然有无数的艺术家怀揣梦想来到这里,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她鼓励年轻艺术家坚持自己的创作,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艺术家互相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艺术生态。
此外,纽约市文化事务局(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DCLA)也为艺术家提供认证 [4]。根据适用的州法律和纽约市的 zoning resolution,作为一名在职艺术家获得认证,对于个人获得在 M1-MA 和 M1-MB 区域(苏荷区(SoHo)和NoHo区)的 joint living-working space 的资格是必要的 [4]。
总的来说,虽然在2025年的今天,艺术家在纽约市生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这座城市仍然拥有独特的吸引力。只要艺术家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积极应对挑战,就有可能在这座充满机遇和竞争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