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eventbrite.com
2025年5月9日,蒙特雷湾(Monterey Bay)地区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一年一度的“纪念行”(Walk of Remembrance)活动,旨在缅怀早期华人渔村社区对蒙特雷半岛(Monterey Peninsula)乃至整个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的贡献,并反思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5, 6]。
本次活动由太平洋格罗夫自然历史博物馆(Pacific Grov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发起,纪念地点选在曾经的阿洛内斯角(Point Alones/Pt Almeas)华人渔村遗址,这里在1906年遭遇了一场神秘的大火,华人社区被迫离开 [2, 3]。今年的纪念行将于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举行 [2, 4]。
活动路线从太平洋格罗夫自然历史博物馆出发,终点为斯坦福大学霍普金斯海洋研究站(Stanford University Hopkins Marine Station),全程约两英里,地势平坦 [2, 4]。博物馆还将设立学习中心,通过更新和扩展的展览,向公众介绍华人渔村的历史 [2, 4]。
“纪念行”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华人社区精神的传承。杰瑞·罗·萨巴多(Gerry Low Sabado)是广东移民郭梅(Quock Mui)的后裔,郭梅是第一个出生在加州的华人女性。杰瑞一直秉持着“以善改变”(Change Through Kindness)的座右铭,致力于促进社区和谐。她与太平洋格罗夫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发起了“纪念行”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2, 4]。
虽然杰瑞·罗·萨巴多已于2021年去世,但她的精神通过郭梅基金会(Quock Mui Foundation)等多种方式延续下去。她的丈夫兰迪·萨巴多(Randy Sabado)是“纪念行”委员会主席和郭梅基金会主席。他表示:“2025年5月16日是阿洛内斯角华人渔村被焚毁119周年纪念日。请大家参与活动,共同纪念华人社区为蒙特雷湾地区做出的牺牲和贡献。”[2]
除了“纪念行”之外,还有其他相关活动,包括在蒙特雷湾水族馆(Monterey Bay Aquarium)举行的“移民之声:人性化我们的故事”(Immigrant Voices: Humanizing Our Stories)讨论会 [3, 4]。
太平洋格罗夫自然历史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包括“自然绘画2025”(Illustrating Nature 2025),以及由加州州立大学蒙特雷湾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Monterey Bay)博物馆学实习生玛丽莎·梅尔卡多(Marisa Mercado)策划的关于阿洛内斯角华人渔村历史的展览 [6]。该展览包括艺术家迈克尔·克罗夫特(Michael Croft)根据梅尔卡多的信息面板制作的微型立体模型 [6]。
早期华人渔民是蒙特雷湾商业捕鱼的先驱,他们发现了这里的巨大潜力。尽管后来受到排挤,他们仍然resourceful地发展了鱿鱼捕捞业,如今,鱿鱼已成为加州最大的渔业之一 [6]。
“纪念行”活动旨在促进反思和联结,让参与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了解太平洋格罗夫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