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在中国传统制鞋重地福建莆田,一场由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引发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上演。面对高达145%的关税壁垒,曾经依赖美国订单生存的莆田鞋企,正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力求在逆境中突围 [3, 6]。
莆田,这座靠近台湾的海滨城市,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吸引了大量台商投资建厂,逐渐发展成为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代工基地 [3, 18]。 “莆田”二字,几乎成了“运动鞋”的代名词。然而,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于2025年4月10日宣布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莆田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3]。
蔡宇航是莆田沃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除了经营自主品牌“沃特”外,还为国内外品牌提供代工(OEM)服务 [3]。 面对美国专业泳装品牌速比涛(Speedo)转移生产线的压力,蔡宇航不得不加速在印尼建设新厂的步伐。 “他们明确告知我们,他们今年6月起所有的新订单都要从印尼发出,”蔡宇航说道 [3]。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蔡宇航对企业的未来仍抱有信心。他表示,莆田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鞋服企业稳定外贸和生产的措施,包括财政金融支持、提高融资担保额度、减免房租以及支持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等 [3]。 此外,莆田市政府还积极组织招商会,希望将国内品牌对接给莆田的鞋企 [3]。
除了转移生产线,莆田鞋企也在积极探索其他转型之路。 黄逢春的公司索罗芬(Soulsfeng)在2019年特朗普发动的第一次贸易战中,通过产品创新和价格调整成功应对了挑战。如今,面对新一轮关税攻势,黄逢春意识到,公司需要改变策略,调整生产和销售布局 [3]。
黄逢春介绍说,公司正在降低普通运动鞋的广告投入,同时加大高端市场加热鞋的销售占比。 此外,公司还计划增加国内市场的销售,并以德国为试点,开发加热鞋的欧洲市场。同时,公司还将利用冲锋衣、战术裤等功能性产品来维持工厂的运转 [3]。
值得关注的是,莆田鞋业也在积极拥抱智能化转型。 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双通鞋业智能智造产业园,将成为莆田鞋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典范 [7]。 该产业园将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品牌个性化定制观光体验中心、VR数字孪生、AI脚型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等一系列产业基础设施 [7]。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莆田鞋企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或转移生产线,或调整产品结构,或拥抱智能化转型,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莆田鞋业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3,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