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4月28日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关税战”正式打响。美国对华实施新一轮关税政策,而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这使得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美国的猪下水产业首当其冲,或将面临高达32万吨的滞销危机。
中国海关总署于4月10日发布公告称,为应对美国(United States)的关税威胁,自当日12时01分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的关税。此举无疑给中美农产品贸易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众多受影响的农产品中,猪下水显得尤为特殊。猪下水,即猪的内脏和边角料,包括猪肝、猪心、猪肺、猪肚等。与欧美国家的消费习惯不同,中国消费者普遍接受并喜爱食用猪下水。由于其价格实惠且烹饪方式多样,猪下水在中国餐饮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中,猪下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总量为41.6万吨,其中猪下水高达33.5万吨,占比超过68%。值得注意的是,猪下水在国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特点。美国国内市场对猪下水的消费需求极低,大量猪下水被视为“废料”处理,而中国则成为全球最大的猪下水消费国。
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出口的猪下水总量约为59万吨,其中超过一半销往中国。因此,中国市场对于美国猪下水产业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被视为其“唯一的核心消费市场”。
然而,随着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对美国进口猪肉及其制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猪下水的出口成本显著增加。对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转向其他进口来源或国内产品,这直接削弱了美国猪下水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与大豆等其他农产品相比,美国猪下水的困境更为明显。大豆具有较强的市场弹性,即使失去中国市场,仍可通过降价进入其他国家。但美国猪下水却很难找到替代性消费国,这使得美国猪下水面临滞销甚至废弃的风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高关税政策,那么这32万吨原本要出口到中国的猪下水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局面。这将给美国的养殖户和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警告称,贸易战可能导致美国失业率上升。如果关税维持现状,7月之前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显著影响。但如果美国政府恢复激进的关税水平,企业可能会开始裁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025年4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郭嘉昆表示,关于关税战,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