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4月26日 - 中国自然资源部(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近日发布警告,指出2025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自然资源部已于4月25日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分析新形势新挑战,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要清醒认识近年来地质灾害极端性、反常性愈发突出的趋势,重点关注区域群发、复合链生灾害风险,尤其需要防范近年来地震影响区、森林火灾发生区域强降雨引发的群发性滑坡、泥石流,以及长时序变形积累叠加短期环境急变引发的大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为应对严峻形势,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包括:
1. 坚持汛期“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和“驻县包乡”机制,专业技术力量下沉一线,重点时段到重点防范区域“包片蹲点”加强技术指导。
2. 以“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为引领,建实防灾减灾指挥中心,提升“平时”风险研判、预警会商、决策服务和“战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信息报送能力。
3. 加强科学研究和支撑,复盘历史灾情,深化灾害规律、成灾机理和致灾模式认识,确定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和关键时段,形成“一省一策”、“一地一策”针对性部署。
4. 指导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防范处置。
此外,自然资源部还强调要组织实施好地质灾害防治宣教培训演练“一项行动”,隐患点和风险区更新调查、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两项工程”。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于4月2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4月26日20时至27日20时,广西东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提醒相关地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社会公众及时关注预警信息,谨慎前往地质灾害预警区域。黄色预警区内人员应随时关注预警信息变化,注意附近警示标志,避免在沟谷、斜坡、陡崖(坎)等高风险地带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