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继续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经济策略,以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并寻求新的增长点 [2, 3, 4, 5]。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与挑战
近期,中美两国达成了一项为期90天的贸易休战协议,美国同意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降低115个百分点,而中国也将降低对美国商品的关税 [3, 5]。根据协议,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降至30%,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则降至10% [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紧张局势,为全球市场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3]。
然而,即便关税有所降低,长期存在的争端,例如芬太尼前体(fentanyl precursors)和半导体(semiconductor)的获取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4]。此外,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尤其是在具有双重用途的技术领域,以及对关键部门(包括先进半导体)的严格出口管制,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6]。
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布局
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壁垒,中国正日益转向其区域邻国,以消化过剩的产能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在访问越南(Vietnam)期间,呼吁加强与越南在贸易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2]。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也开始担忧成为中国商品的倾销地,这可能会损害当地产业 [2]。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对华贸易中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在与中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越南表示将“关注”贸易和投资壁垒,并承诺“反对单边主义” [2]。此外,越南还对部分中国钢铁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并取消了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旨在遏制廉价中国商品的涌入 [2]。
除了越南,马来西亚(Malaysia)和柬埔寨(Cambodia)也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与柬埔寨重申了两国“铁杆”友谊,并签署了37项旨在深化经济合作的协议 [2]。中国作为柬埔寨最大的贷款国,已向柬埔寨的公路、机场和主要经济特区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2]。
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经济扩张
在中美贸易战暂停后,中国积极加强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4]。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接待了来自拉丁美洲的领导人,旨在提升全球伙伴关系 [4]。中国承诺向拉丁美洲提供9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并增加在该地区的进口和投资,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和技术领域 [4]。
中国将自己定位为西方经济压力之外的稳定替代方案,并通过中拉论坛(China-CELAC Forum)抗衡美国的主导地位,将自己塑造成一种合作力量,反对“霸凌”和“单边主义” [4]。
英国基金对美国资产的重新评估
由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英国的投资基金正在考虑减少其在美国的投资 [5]。一些市场,如中国和欧洲,正变得更具吸引力 [5]。尽管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关税降低协议,但养老金顾问警告称,不确定性依然很高 [5]。
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约25%的英国固定收益(DB)养老基金正在考虑减少其在美国的资产持有量 [5]。
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重蹈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覆辙,面临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长期低迷 [6]。但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与当年日本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6]。与日本不同,中国被美国视为不仅是经济威胁,还有军事和安全挑战 [6]。因此,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也扩展到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具有双重用途的技术领域 [6]。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仍然保持着显著的经常账户盈余,特别是在高端技术出口方面 [6]。此外,中国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和贷款扩大海外投资,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6]。通过“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中国不断扩大其经济影响力,并试图在全球南方争取更多支持 [6]。
总而言之,2025年5月16日,中国正积极调整其经济策略,以应对中美贸易关系带来的挑战,并寻求新的增长点。中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经济布局,以及对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都显示了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