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全球金融市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贸易政策和对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持续施压下,呈现出显著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本周金融市场主要新闻包括:三月份零售额攀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分享展望,美元持续走软。
美股市场:持续震荡,三大股指连续三周下跌
由于复活节假期,上周五美国金融市场休市。在为期四天的交易中,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下跌1.5%,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和纳斯达克指数(Nasdaq)分别下跌超过2%。美股三大股指连续三周回落。标准普尔500指数较2月份创下的纪录下跌超过10%,已进入“回调”区间,并正逼近熊市区域(较近期高点下跌20%)。以增长为重点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则暴跌19%。
美元走软:贸易战阴影下的贬值
由于对关税、通货膨胀和美国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美元(U.S. dollar)作为世界储备货币正面临贬值压力。美元对包括欧元(Euro)、日元(Japanese Yen)、加元(Canadian Dollar)和瑞士法郎(Swiss Franc)在内的一篮子货币汇率今年已下跌9%,跌幅空前。美元疲软意味着美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以较低利率借款将变得更加困难。
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一再创下历史新高
在经济不确定性中,黄金(Gold)价格一路飙升,在2025年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纽约现货黄金价格(New York spot gold)在周四创下新高,收于每金衡盎司3,343美元左右。黄金期货(Gold futures)周一上涨至3,432美元以上。
机构观点:对美国资产可靠性的质疑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Invesco Asia-Pacific (excluding Japan))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美国境外投资者抛售是造成美元走弱和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的主要驱动因素。由于美国政策突然而大幅度的变动,投资者现在可能对美国资产的可靠性产生质疑。
中国应对: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丁志杰认为,虽然中国外贸出口和资本市场会短期承压,但鉴于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强大的产业链韧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更加丰富,出口结构更加多元,产业链完备性和供应链韧性也更强,应对外部冲击更从容。
中国金融业开放新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已发布6项绿色金融标准,支持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规范发展。同时,转型金融标准不断完善,正研究制定航运、化工等七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此外,支持重庆(Chongqing)在中新(中国和新加坡)(China-Singapore)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项下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建立与新加坡金融机构协同联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
总结
总体而言,2025年4月21日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美国贸易政策和内部政治压力,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审慎评估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