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shafaq.com
华盛顿——备受瞩目的中美会谈于今日(2025年5月10日)在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会谈旨在缓解两国在贸易、技术、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紧张关系。双方代表团均由高级官员带队,显示出两国对此次对话的重视程度 [1, 2]。
美国代表团由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率领,成员包括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中国代表团则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Liu He)领衔,随行人员包括外交部长王毅(Wang Yi)和商务部长王文涛(Wang Wentao)[1, 3]。
会谈的首要议题预计将集中在贸易问题上。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导致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可能会探讨如何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以及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2]。
技术领域的竞争也是此次会谈的重点之一。美国一直对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表示担忧,并采取措施限制对华技术出口。中方则指责美方搞技术霸凌,阻碍中国科技创新。预计双方将就技术合作、数据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3]。
除了贸易和技术问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将成为会谈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可能会就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乌克兰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交换意见。尽管在这些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但双方都表示愿意通过对话沟通,避免误判和冲突 [1, 2]。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中美会谈面临诸多挑战。两国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短期内难以弥合。此外,美国国内政治气氛也对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构成制约。然而,在当前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加强合作、管控分歧具有重要意义 [3]。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谈,与中方建立更加稳定、可预测的关系。虽然我们不会回避彼此间的分歧,但我们相信,通过坦诚对话,可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1]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期待与美方一道,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2]。
会谈预计将持续两天。最终能否达成实质性协议,以及对未来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备受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