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2025年5月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表示已授权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在国外制作并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2, 4, 7]。此举一出,立刻在好莱坞和全球电影产业引发轩然大波 [5, 9, 10]。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称,美国电影业正在“急速衰亡”,其他国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美国电影制作人和工作室离开美国”,导致好莱坞“遭受重创”,这对美国构成了“国家安全威胁”,更是一种“信息战和宣传战”[3, 4, 6, 7, 10, 11, 12, 13, 14]。他强调,“我们要让电影重新变成美国制造!” [2, 3].
特朗普政府认为,许多国家为在当地拍摄的好莱坞大片提供优厚的税收政策,导致好莱坞制片厂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前往英国(United Kingdom)、澳大利亚(Australia)、新西兰(New Zealand)、爱尔兰(Ireland)、西班牙(Spain)等地拍摄制作影片 [5, 7, 9, 13, 14]。此外,罗马尼亚(Romania)、保加利亚(Bulgaria)等东欧国家的人力成本和物价远低于美国本土,也吸引着大量中低制作规模以及专供流媒体的好莱坞剧组 [5]。
对于这一关税政策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目前尚不明确 [1, 4, 7, 13, 14]。例如,像《碟中谍8:最终清算》(Mission: Impossible – The Final Reckoning)这样的大制作电影通常在全球多地取景拍摄,新关税政策将如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7, 14]。此外,即将于2025年12月上映的《阿凡达:火与烬》(Avatar: Fire and Ash)全程在新西兰拍摄;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奥德赛》(Odyssey)正在希腊(Greece)拍摄;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的《沙丘:救世主》(Dune: Messiah)计划于6月在匈牙利(Hungary)开拍 [11]。华纳兄弟(Warner Bros.)的DC超级英雄电影《超级少女:明日之女》(Supergirl: Woman of Tomorrow)也正在伦敦(London)拍摄 [11]。这些影片的制作成本可能会因此大幅增加 [5]。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可能会对美国娱乐产业产生重大冲击,甚至可能“弊远大于利”[5, 6, 9]。美国演艺圈长期以来是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的票仓,特朗普此举也被视为是对好莱坞的“关照”[5]。今年1月,特朗普还任命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乔恩·沃伊特(Jon Voight)和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担任所谓的“好莱坞大使”,旨在重振美国电影产业 [4, 5, 13]。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宣布此项关税政策之前,中国(China)据称正在考虑限制进口美国电影,以报复美国此前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3, 6, 12]。如果中美两国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全球电影市场的格局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6, 7]。
澳大利亚(Australia)和新西兰(New Zealand)政府已相继表态,将坚决维护本国影视产业的利益 [4, 9]。澳大利亚艺术部长安东尼·伯克(Anthony Burke)表示,将“毫不含糊地捍卫澳大利亚电影业的权利” [4, 9]。
美国前商务部高级官员威廉·雷恩施(William Reinsch)警告说,如果其他国家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采取报复行动,将会对美国电影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因为“我们(美国)的损失将远远大于收益”,而且很难证明对电影征收关税是出于国家安全或国家紧急情况的考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