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北京——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加强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的联系,以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摩擦 [1, 2, 3, 4]。
本周,中国在北京主办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China-CELAC Forum)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1, 2, 3, 4, 5, 6]。此次会议旨在深化中国与该地区关键贸易伙伴的关系,并提升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 [1, 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Xi Jinping)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团结合作是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唯一途径 [2]。他还宣布,中国将提供约92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支持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项目,这表明中国致力于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伙伴关系 [2, 3]。
习近平主席还在讲话中谴责了“霸凌和霸权”,这被外界解读为是对美国(United States)的隐晦批评 [1, 2]。他重申了中国一贯的立场,即“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并强调中国愿与拉美国家“携手应对纯粹的政治和集团对抗以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汹涌暗流” [3]。
此次论坛召开之际,正值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2, 3]。尽管中美两国在日内瓦(Geneva)的周末会谈后宣布,双方将降低关税,以进行90天的谈判,但中国仍在积极寻求建立全球联盟,以对抗其所谓的美国“滥用关税”行为 [3, 4, 9]。
包括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和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在内的多位拉丁美洲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1, 2, 3, 4]。卢拉总统表示,他希望与中国建立“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并强调中巴关系的潜力是无限的 [6]。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德雨(Miao Deyu)表示,拉丁美洲国家追求独立自主,不希望受到“新门罗主义(New Monroe Doctrine)”的影响。他强调,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是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1]。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拉丁美洲国家都完全接受这一转变。例如,墨西哥(Mexico)由于对美国的贸易依赖,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与此同时,巴西(Brazil)虽然对华贸易增长迅速,尤其是在大豆、铁矿石和原油出口方面,但也提高了对中国钢铁和技术产品的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1]。
近年来,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贸易额增长迅速。2024年,中拉贸易额首次超过5000亿美元 [1, 3, 8]。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 [8]。
观察家网(Guancha.cn)评论称,在中国与美国缓和贸易冲突的关键时刻,众多拉美伙伴“力挺”中国,表明这些国家期待与中国站在一起。在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眼中,中国不仅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更是能够制衡美国影响力的关键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