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讯——在中国,人工智能(AI)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截至2025年5月2日的一周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公开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中国正加速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制高点,力争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4月29日,习近平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时强调:“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模速空间”(Model Space)是上海市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旨在推动AI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更早前的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部署。他强调,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并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他提出,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
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将人工智能定位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并多次强调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这意味着中国将集中资源,优先保障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各项要素,确保在这一关键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更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塑,中国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领跑”,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并强调要“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及“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上海“模速空间”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参加沙龙的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面对这些年轻人,总书记说“寄希望于你们”。
突出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格外关心。他走进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甚至饶有兴致地戴上智能眼镜亲身体验。总书记强调“突出应用导向”,要“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已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New 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Plan)和《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等关键政策框架,都强调了人工智能自给自足的重要性,以及在各行各业中融合AI技术的重要性,包括监控(surveillance)、医疗保健(healthcare)和智慧城市(smart cities)。
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美国及其盟友实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无疑给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此外,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还面临着顶尖人才短缺、对国家主导投资过度依赖等问题。
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人工智能是“全球公共产品”,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他提出要帮助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弥合全球人工智能鸿沟,并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
总的来说,中国正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发展人工智能,力求在这一关键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讲话,为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