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news.gallup.com
在2025年5月13日至14日期间,多家新闻机构和社会调查机构发布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自由之地”(Land of the Free)这一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感正在下降。这一趋势与美国社会日益加剧的政治极化、经济不确定性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密切相关 [1, 3, 4]。
盖洛普(Gallup)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高达80%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民众在最重要的价值观上存在“巨大分歧”,这一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3]。 仅有1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人在最重要的价值观上“团结一致” [3]。 该调查没有明确界定“最重要的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而是让受访者自行理解 [3]。但结果清晰地表明,美国社会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共识正在瓦解 [3, 4]。
《国会山报》(The Hill)援引的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民众对2025年的前景感到担忧,普遍预计政治冲突、经济困难和国际纷争将持续 [2]。 益普索(Ipsos)2025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人对经济状况的信心显著下降 [1]。 只有37%的美国人表示对他们目前的经济状况感到满意,比去年大选后的数据下降了14个百分点 [1]。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治极化是美国社会价值观分歧的重要推手。 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在国家是严重分裂还是团结的问题上看法基本一致,认为美国仍然团结一致的民主党人、共和党人和独立选民分别仅占19%、15%和18% [3]。 其次,经济不平等加剧了社会矛盾。 特朗普政府(Trump Administration)时期推行的政策,如大规模裁员、加征关税等,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不满 [4]。
此外,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也日益凸显。 特朗普政府试图关闭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并推动将教育管理权下放至各州,反映了保守派选民对联邦政府“过度干预”教育的抵制 [5]。 特朗普政府还指责教育部被“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污染”,反对其推出的多元公平包容(DEI)政策、性别意识形态和批判性种族理论 [5]。
面对美国社会价值观认同感下降的趋势,一些学者和政治评论员表达了担忧。 他们认为,这种分裂不仅会削弱美国的社会凝聚力,还会对美国的国际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7]。 《环球时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美国本土人才外流削弱了美国对全球研究的主导地位,欧洲可以将这种人才流向引导至国家战略目标 [7]。
与此同时,一些欧洲国家正积极寻求吸引美国科研人才。 例如,挪威研究委员会(Norwegian Research Council)启动了一项840万欧元的招募基金,德国也计划动用其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和气候一揽子计划资金的一部分来吸引美国科学家 [7]。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美国人坚持对“自由之地”的信念。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价值观的重塑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