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美中关税战阴影下,中国制造商积极寻求替代销路

美中关税战阴影下,中国制造商积极寻求替代销路 中港台要闻导读 2025-04-28
美中关税战阴影下,中国制造商积极寻求替代销路

图源www.cna.com.tw

在持续的美中关税战(U.S.-China tariff war)背景下,中国制造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许多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以弥补美国客户流失带来的损失。这场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数据显示,美国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国。2024年,美国购买了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5%。然而,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研究表明,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约有五分之一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这意味着,一旦美国市场受阻,这些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制造商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寻找替代市场。例如,苏州飞摩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Suzhou Feimos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是一家专门向服装厂商销售聚酯纤维和尼龙面料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王成培(Wang Chengpei)表示,过去公司约30%的收入来自销往美国的订单,但现在有约三分之一的订单因关税问题被搁置。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王成培亲自前往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参加了在雅加达(Jakarta)举办的纺织及服装展览会,希望能够与当地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除了东南亚市场,一些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欧洲(Europe)、中东(Middle East)和非洲(Africa)等其他新兴市场。吴江市弘元布业有限公司(Wujiang City Hongyuan Textile Co., Ltd.)的代表钱希超(Qian Xichao)表示,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工厂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异常残酷,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因此他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海外。安联集团(Allianz)的分析指出,欧盟(European Union)、英国(United Kingdom)、越南(Vietnam)、台湾(Taiwan)、马来西亚(Malaysia)、印度尼西亚、墨西哥(Mexico)和新加坡(Singapore)等地,最有可能成为吸收中国出口商品的新兴市场。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可能年均增长约6%。

尽管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替代销路,但找到能够完全替代美国市场的需求并非易事。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的庞大规模和消费能力是其他市场难以比拟的。此外,一些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例如,印度尼西亚当地的材料生产商Fabriku的高管苏坦托(Sutanto)表示,如果中国制造商将出口商品转而销往印度尼西亚,当地企业将不得不与可能涌入的大量中国廉价商品竞争,这将给他们的生存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美中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一些企业选择暂时观望,不急于做出重大商业决策。绍兴双色纺织品经理麦可(Michael Wang)表示,对于关税问题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等待局势稳定下来后再采取行动,否则不敢轻易冒险。

专家指出,美中关税战不仅对中国制造商产生了直接影响,也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带来长期影响。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全球供应链将面临重塑。同时,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一些新兴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另一些市场则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未来,如何应对美中关税战带来的挑战,将是中国制造商乃至全球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4280123.aspx https://www.oror.vip/?p=416298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4280123.aspx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8703694 https://www.oror.vip/?p=415815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8703649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4273001.aspx https://tw.news.yahoo.com/%E7%BE%8E%E4%B8%AD%E9%97%9C%E7%A8%85%E6%88%B0%E5%BD%B1%E9%9F%BF-%E4%B8%AD%E5%9C%8B%E8%A3%BD%E9%80%A0%E5%95%86%E5%B0%8B%E6%89%BE%E6%9B%BF%E4%BB%A3%E9%8A%B7%E8%B7%AF-%E5%9C%96-064916999.html 此内容全部由AI机器人综合以上和网上资料生成,可能有误,请核对。
更多阅读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