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energyconnects.com Chinese Solar Losses Deepen Even Before Worst of US Tariffs
北京,2025年4月30日——在中国太阳能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之际,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壁垒正加剧该行业的财务困境。即使在美国最严厉的关税措施生效之前,中国主要的太阳能制造商已面临亏损加剧的局面。
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行业领头羊如隆基绿能(Longi Green Energy)和晶科能源(JinkoSolar)均报告第一季度净亏损达14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晶澳太阳能(JA Solar)和天合光能(Trina Solar)也面临着巨额亏损,分别达到16亿元人民币和13亿元人民币。
IndexBox平台的数据显示,尽管全球太阳能电池板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但由于供应链价格低迷和海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中国制造商正步履维艰。隆基绿能报告称,2024年净亏损高达86亿元人民币,并预计2025年太阳能产品需求将持平。晶科能源本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2.68%,降至19130兆瓦。尽管如此,该公司指出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增长迅速,而中国、美国和欧洲仍然是最大的市场。
事实上,早在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发起贸易战之前,美国就对中国太阳能出口产品征收了高额关税,高达145%。这促使中国制造商在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但这些基地随后也成为美国贸易调查的目标。最近,美国最终确定了对在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运营的中国制造商生产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达3500%的关税。
晶科能源报告称,本季度美国市场约占其销售额的5%。该公司还强调,由于关税原因,向美国销售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过高。同时,阿特斯阳光电力(CSI Solar,Canadian Solar子公司)正在加速向低关税地区转移,并与客户和供应商谈判分摊关税成本。该公司还在为美国和中国之间潜在的关税谈判做准备,并寻求豁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博弈,虽然短期内可能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将加速供应链和市场的双重转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表示:“贸易战打不垮中国光伏,只会让它更强大。”
面对美国日益严峻的贸易壁垒,中国太阳能企业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包括开拓新兴市场、加强技术创新、以及推动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然而,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给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证券时报报道,多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系统性恐慌导致板块下挫,潜在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光伏产品输美渠道此前已被围追堵截,中国产光伏和东南亚产光伏产品本来就面临美国的高关税壁垒,此番新实施关税不会造成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