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aircargonews.net shutterstock_1836506008
北京,2025年5月9日 - 近期,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运力与需求同时出现显著下降,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1]。
据业内专家透露,跨太平洋航线的航空货运运力在过去一周内大幅缩减。由于美国取消了对来自中国包裹的最低关税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航空公司面临货运量急剧下滑的困境 [1]。
Rotate咨询公司副总裁兼咨询主管蒂姆·范·列文(Tim van Leeuwen)在社交媒体领英(LinkedIn)上表示,与4月份的平均水平相比,跨太平洋货运航班每天减少了40架次,相当于每天减少4000吨运力,降幅高达40% [1]。
部分运力似乎已转移至北美-南美航线,以把握母亲节鲜花运输的商机 [1]。Rotate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该航线的宽体货机运力南向增长20%,北向增长23% [1]。
然而,更多运力则处于闲置状态。范·列文指出,全球货机运力较上周下降约10%,近50架大型(波音777/747(Boeing 777/747))货机已连续三天未执行任何全球飞行任务,约占全球大型货机机队的10% [1]。
Rotate的策略咨询团队分析了实时运力数据,发现截至发稿时,有46架飞机的最后一次降落记录在4月30日至5月3日之间,这意味着它们已停飞至少60小时 [1]。这些飞机主要由活跃于跨太平洋市场的航空公司运营 [1]。
范·列文认为,航空公司应对跨太平洋航线需求下降的策略似乎是“减少飞行”,而不是“转移航线” [1]。他补充说,航空公司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对货机进行维护 [1]。
在需求方面,WorldACD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取消最低关税豁免之前,需求已呈下降趋势 [1]。截至5月4日的一周内,中国和香港至美国的计费重量下降了14%,而中国和香港的整体降幅为3% [1]。WorldACD在其每周市场总结中表示,这表明中美贸易规则的变化已产生显著影响,中国至美国的运费也在下降 [1]。
与此同时,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4.4%,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一增长主要由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驱动,该地区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9.6% [4]。
分析人士指出,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变化、地缘政治紧张以及电子商务相关政策的调整,都对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带来压力 [9]。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并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无疑加剧了这一局面 [9]。
面对挑战,中国航空公司正在积极调整策略,包括优化航线网络、提高运营效率,并加强与基地机场和地方政府的合作 [9]。
尽管面临短期困境,但业内专家对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依然保持乐观。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航空货运需求有望逐步恢复 [5, 9]。